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染砷后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形态结构改变及Bcl-2,Bax和NF-κBp65蛋白表达情况,探讨砷对肾小管上皮细胞毒性作用的可能机制。
方法:将80只健康的5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高剂量(1.6mg/kg)、中剂量(0.8mg/kg)、低剂量(0.4mg/kg)和对照组。对照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实验组大鼠给予上述剂量的三氧化二砷生理盐水溶液,连续进行腹腔注射30天。每组大鼠停药后立即随机取10只,其余10只大鼠继续饲养30天并持续记录大鼠体重。各组大鼠用水合氯醛(0.3mg/kg)麻醉,取肾脏后称湿重,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肾小管上皮的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肾小管上皮中Bcl-2、Bax和NF-κBp65蛋白的表达。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三氧化二砷高剂量组在18-36天体重增量变化显著(p<0.01),三氧化二砷中剂量组在24-36天体重变化显著(p<0.01)。与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肾脏指数值无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肾脏的HE染色可见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胞质疏松,染色浅,空泡变性,细胞核固缩、深染、核溶解、可见凋亡小体;部分肾小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有的肾小管管腔内可见嗜酸性凝固物。与对照组比较,高、中、低剂量染砷组的大鼠肾小管上皮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蛋白表达升高,NF-κBp65蛋白表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中、低剂量染砷组的大鼠停药一段时间后肾小管上皮Bcl-2蛋白,Bax蛋白和NF-κBp65蛋白表达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短期三氧化二砷暴露对肾小管上皮细胞有明显损害;三氧化二砷诱导细胞凋亡是其对肾小管上皮细胞毒性作用的机制之一。
停药一段时间后,三氧化二砷对肾小管上皮形态结构的影响明显减轻,表明三氧化二砷对肾小管上皮的损伤是可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