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管是在中小学课堂,还是在高校课堂,教学内容都是联结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纽带。已往的高校课堂教学,人们关于“把握”的认知大多聚焦于所要教的知识本身,而就课堂教学三要素之间的关系,人们向来是予以静态化的分为三个维度,即教师维度,学生维度及教学内容维度,或者是教师和内容维度,学生和内容维度,教师与学生的两两组合维度。而且就教师把握教学内容水平的刻画也比较模糊,通常就是用“熟练”或者“准确”等词汇来模糊地表征。事实上,纯粹的“以教师为中心”或者“以学生为中心”都是有失偏颇的。基于高效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它要求人们深化对课堂教学三要素的整体动态性的认知,将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要素“糅”于一体,并扎根于具体鲜活的活动现场以此来谈“把握”,即“把握”是基于教学三要素的“融合”来谈的(每一层的“把握”都体现教师,学生及教学内容三者的“融合”),“融合”的好与不好,“融合”的程度就体现了水平的问题。此时的“把握”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和水平性。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和高校课堂教学的实地观察,把教师把握教学内容的状态刻画为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为“教”本---教师只是能熟背要教的知识,教学中的表现就是照本宣科状;第二重境界为“师”本---教师能对知识加入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甚至重组知识,教学中能做到旁征博引。在这两重境界,教师都还只能按照教材教,即使高校教师从自己的水平出发,对专业知识,对所要教的内容达到了娴熟,甚至是创新的程度,那也还是从教师自身来把握教学内容,从“教”的角度来谈“把握”;第三重境界为“生”本—-教师能将所教的内容对接学生,以学生的经验改造教材,形成既适合教师教的内容,又适合学生学的内容,真正做到教学内容中既有教师主体的存在,又有学生主体的存在,教学中能促进教师与学生双方积极的交往。教师要能在教学内容的把握上达到第三重境界,需要透彻地了解学生,溶化性理解教学内容,明晰教学内容与学生经验之间的关联点,明悟学习相关知识的心理活动过程和规律,以及熟练相关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