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体良好的学校适应表现在通过对身心适度的调控而达到其行为符合学校的规章制度要求、能够克服困难顺利完成学业、建立并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情绪相对稳定,且精神愉快并与社会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中学生的学校适应可能不仅直接影响其在学校里的学习状态、学习成就,也对其人格成长、价值观形成、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有着长远的影响。同时,中学生的学校适应也是评价其心理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另一方面,中学生的学校适应的状况又会受到来自自身的、社会的、学校的、家庭的等因素的影响。中学生作为在既定环境下成长的个体,他们的健康成长很大程度上依赖各方面所营造的良好环境,或者说依靠环境力量的有效支持。因而,中学生的学校适应作为其成长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环节,也必然依赖其必不可少、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支持。基于以上这样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本研究试图系统探讨中学生的学校适应的心理结构,据此编制测量量表,进行大样本、大容量、大范围的问卷调查,然后分析中学生的学校适应的现状和特点,最后采用相关的方法,分析中学生学校适应与其社会支持的关系,力求为中学生的学校适应状况的改善乃至整个心理成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本研究在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构中学生学校适应的理论结构,然后据此编制问卷,同时借鉴现成的中学生社会支持问卷,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调查了重庆市、四川省、江苏省、广东省等8所中学的1200名中学生,通过筛选,获得有效问卷921份。然后使用SPSS统计软件,主要采用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因素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处理调查数据。研究结论概括如下:(1)本研究编制的中学生学校适应问卷包括学习适应、自我适应、情绪适应、行为适应、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六个维度。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里测量学的要求,可以作为中学生学校适应的调查工具。(2)中学生学校适应得分均高于3,总体(3.469)适应较好,其中在同伴关系适应水平(3.972)最好,在学习适应水平(3.075)最低。(3)中学生学校适应在师生关系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且女生显著优于男生(p<0.05),而其他维度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性。(4)中学生学校适应各维度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性,其中在行为适应、学习适应、自我适应因子上非常显著,在情绪适应因子上极其显著。(5)以家庭经济水平作为自变量,除行为适应外,学校的总体维度和其它的各个维度上都存在显著差异性。(6)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在中学生学校适应量表中的情绪适应、自我适应、学习适应三个维度上都存在着显著差异。(7)除情绪适应无显著性差异外,市重点、区重点和普通中学在其它各个维度上都存在着显著差异性。(8)中学生学校适应各维度与社会支持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且社会支持对中学生学校适应各个维度具有显著地的预测作用。(9)性别、经济水平在社会支持与中学生学校适应的关系中存在着一定的调节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