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质量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辽宁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区的一部分,不仅需要保证经济增长速度,更要加快经济转型的步伐。而能源问题作为经济转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同时也与环境改善问题密不可分。十三五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东北老工业区战略性产业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及东北地区在产业、资源、科教等多方面的优势,同时也强调了东北老工业区及全国其他老工业区目前所面临的挑战。目前辽宁省偏资源型、传统型、重化工型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已不适应市场变化,能源利用效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急需改变能源消费现状,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首先,介绍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通过对前人文献的梳理,确定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框架,同时阐述本文研究特色与主要创新点。过去一些学者关于能源消费、能源效率的研究有很多,但针对辽宁省能源消费与能源效率的节能降耗研究还不是太多,因而本文将研究范围确定为辽宁省。其次,整体概述辽宁省能源结构特点,分别从能源消费量特点与能源供给特点两个角度对辽宁省的能源结构情况做出初步分析,为之后的分析确立研究背景。然后,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辽宁省能源消费总量影响因素,将影响因素逐步缩小至辽宁省的行业层面,对辽宁省各行业能源消费与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确定影响辽宁省能源消费的关键行业。再次,利用完全分解模型将能源强度分解,分别从效率因素与结构因素两个角度分析辽宁省能源消费情况。对辽宁省总体与三次产业能源利用效率进行时序分析,从单要素能源效率角度刻画辽宁省整体能源效率变动情况、三次产业结构及产业效率对整体效率的影响情况。最后使用全要素法对辽宁省地区能源效率进行时序分析与截面分析,刻画省内各地区能源效率变化的相对情况。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在辽宁省整体能源结构上,煤炭依然是能源供给与能源消费中的关键,但是石油、天然气、水电等其他能源正在逐渐削弱煤炭的主导地位。能源消费总量与经济体量不符,能源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在能源消费上,确定了辽宁省节能降耗的十大关键行业,煤炭消费与工业能源消费是政府在进行节能降耗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同时,城镇居民生活消耗的能源对能源消耗总量的影响较大。三是通过单要素能源效率分析,发现辽宁省的节能降耗已经初见成效,第二产业能源效率的提高是导致能源强度减小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升级对提高能源效率起正向作用。四是通过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发现综合排名较为靠前的城市,其排名在时序上也相对较为稳定。沈阳经济区能源效率相差较大,但时序上整体能源效率上升。辽西北地区能源效率相差较小,但三个城市的能源效率排名在时序上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沿海经济区的能源效率差距最明显,同时沿海城市能源效率排名变化情况没有一致性。最后,根据以上分析得出的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特色是立足于辽宁省的能源现状,从本土化的视角出发,全面探索辽宁省的能源现状,并基于现状从多角度积极探索节能降耗的方式。同时,结合《辽宁统计年鉴》、《辽宁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三本年鉴与辽宁省经济普查中的数据,利用多种模型对辽宁省能源情况做出分析,提出针对本土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一是将影响能源消费总量的主体缩小至行业层面,确定了影响辽宁省能源消费总量的关键行业。二是将单要素能源效率测算与全要素能源效率测算结合起来分析,使两种能源效率测算方法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