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类复杂的异质性的发育障碍,涉及了多个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语言交流和社会交往能力的缺乏、兴趣爱好的狭隘以及行为的重复刻板。在美国,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发病率为68:1,其中男性发病率比较高。这些障碍具有高度的遗传性,概率估计为70%-90%,据可靠数据得知,这种障碍在兄弟姐妹中也有很高的再生率,大概为10%-20%。然而,对于鉴别孤独症病理生理学和病因学机理的进展研究现在还很有限。孤独症个体具有非典型的认知特征,比如社会认知和感知能力受损、执行功能缺陷以及非典型的感知和信息处理能力。遗传与早期发育的环境因素是孤独症病因的关键因素,效应较大的罕见突变和效应较小的常见突变均也会增加患孤独症的风险。需要从多学科以及发育学的角度对孤独症进行评估,并且早期检测对于早期干预至关重要。针对孤独症的特殊症状,许多研究者提出了解剖学基础上的脑形态结构性和功能性的理论,包括神经功能连接损伤、镜像神经元系统损伤、小脑功能失调、皮层功能柱发育异常等,其中皮层功能柱发育异常导致神经网络连接异常的观点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支持。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 TMS)可以诱发大脑皮层神经元的短期功能性重组,且其作用可以引起相互连接的皮层区域之间功能和结构的暂时性改变。本文基于以上两种理论,采用r TMS这一无痛、非侵入性的脑调控技术对儿童进行无损伤的认知和行为康复。在康复前后采集并记录儿童的静息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将前后EEG情况的差异作为康复效果评价的客观依据。我们分析对比了孤独症儿童干预前后的行为量表数据和EEG数据,结果发现孤独症儿童r TMS刺激之后的行为有所改善,EEG数据的gamma(γ)频段的功率谱绝对值下降较明显,全脑复杂度增高,脑电幅度分布更均匀,而各个频段的长距离连接增强。这些结果部分验证了先前的研究假设,需要在未来进行更多的关于针对孤独症儿童干预效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