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传统文化的内涵不仅局限于先秦诸子散文、汉赋唐诗宋词等具体形式,更多的是凝聚在其中的爱国主义、社会责任担当、崇尚真善美、以和为贵等重要思想和崇高的民族精神。在小学新部编本教材中古诗词所占比重相较于人教版的增幅高达80%,《新课标》《德育指南》《完善优秀传统文化指导纲要》等文件颁布实施以来,不断强调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着重培养小学生热爱祖国、亲近自然的情感,培养他们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行为规范。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发现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普遍注重古诗词的背诵默写,忽视了古诗词中的爱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等方面的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对小学生来说也是枯燥乏味。可见,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基于这一情况,本文调查了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等一系列方式展开研究。首先通过书籍、知网、超星等途径对国内外传统文化教育情况进行分析;其次对小学部编本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要素归类;再次对十五位一线教师和四位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认识等方面的访谈;从次深入课堂,对不同传统文化要素的古诗词教学进行实录分析;最后通过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效果的问卷调查,以此来发现古诗词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第一章对新课标中古诗词的教学要求、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进行梳理,对古诗词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教育要素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师生的访谈、学生的问卷调查和教学实录进行整理与分析,呈现出在古诗词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第二章就上述的调查现状进行问题及归因分析,其中出现的问题有在教学目标存在偏差、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拘泥于课本、教学评价过于量化和教学效果重效率轻视情感体验;针对出现问题进行的归因有教学目标缺乏人文性、重视教学效率,忽视情感、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专业素养有所欠缺、学生兴趣不高等。第三章就针对于出现的问题分别从教学、教师、学生和校外方面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教学过程要使教学目标具有针对性、更新教学方法、丰富传统文化教学内容、评价方式多元化;教师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教育素养,分别从提高传统文化教育意识、教学实践中完善自身文化底蕴和加强高校师范生传统文化教育来改善;小学生们从古诗词创作、学习氛围、实践活动等途径来激发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此外还要增强家长和社会媒体两方面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保证教育的系统性与一致性,才会使得在古诗词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更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