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20世纪末期,我国提出跨世纪科教兴国战略,在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工程。为改善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弊端,为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顺应决策民主化的潮流,本世纪初,我国启动新课程改革,以欧美为师,开始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得到加强,校本课程在基础教育中逐步推广开来。本文以笔者在青岛第六十六中学进行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为例,分析研究相关的文献与理论,阐释校本课程开发、中学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概念的含义,从建构主义课程论、多元智能理论、素质教育理念、Swot分析法等方面阐述了中学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对笔者多年从事的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个案,诸如《青岛第六十六中学校史调研》、《胶济铁路发展史》及《青岛史迹觅踪》等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剖析,运用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观察法、Swot分析法等方法,从中学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选择、开发流程、基本原则、开发的意义、课程的评价等方面进行阐述,并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本文认为中学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应注意挖掘当地的课程资源,科学地分析学生的需要,构建可行的多元评价体制,整合课程开发的结构,才能改善中学应试教育的痼疾,使中学教育名副其实地转向素质教育;收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挖掘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潜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功效;从而促进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卓有成效的顺利实施,为社会培养出现代化人才。本文分成六部分,对中学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分析研究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与理论,阐释课程开发、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中学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明确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与外延。第二部分:结合建构主义课程论、多元智能理论、素质教育理念、Swot分析法等相关理论,阐述中学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融合笔者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实践经验,从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学校特色建设三方面,论述中学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第四部分:笔者从实际出发,阐述了中学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应把握五项基本原则:自主性原则、基础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第五部分:笔者理论联系实际,从分析情境、拟定课程目标、编制课程纲要、内容选取、组织与实施、评价与改进等主要步骤探讨课程开发的主要流程,说明中学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可行性。第六部分:通过Swot分析法反思中学历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优势与机会、劣势与威胁,针对应该注意的问题,粗浅地提出相应解决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