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场景漫游、实时语音和姿态捕捉功能的面对面仿真社交交互模式。旨在比较这种社交方式与传统平面社交在功能上的差别,分析其优势与不足。具体而言,我们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的面对面仿真社交在用户交互可变性、用户对系统的适应性以及肢体语言识别正确率等方面的表现。我们为实验研发了一个具有基础社交功能的沉浸式虚拟现实社交应用(IVRSA)作为实验平台。IVRSA的开发使用了unity作为引擎,使用HTC VIVE作为外部输入/输出设备,具有语音交流、沉浸式虚拟漫游和头、手的动作模拟功能。我们征集了30位志愿者参与测试。测试包含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提供一个新闻话题给志愿者,限定时间让他们在IVRSA和桌面社交软件微信中进行自由交流,交流结束后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测试的反馈结果,对两种社交方式进行比较。第二个部分是为一部分志愿者提供一个动作清单,这些志愿者需要根据清单内容使用肢体表达的方式向其余志愿者表述动作内容并让他们猜测。测试结束后统计猜测的正确率和使用时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基于VR技术实现的虚拟现实社交系统中,用户意图表达效率很高。同时,由于营造了一种与真实社交场景十分相近的环境,对用户的社交积极性调动效果也更好。系统肢体表达的效果受追踪设备的影响较大,追踪点更多的身体追踪设备能够产生更好的肢体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