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螨的培养以及重组尘螨二类变应原的活性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_k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离培养上海地区粉尘螨和户尘螨,获得不同编码序列的重组尘螨二类变应原,并探讨其应用价值。 方法:从过敏性疾病患者床褥采集分离粉尘螨和户尘螨,控制培养温度在25±2~C,湿度75%,采用混合培养基和封闭式培养系统进行初步培养。在体视镜和生物显微镜下对成年螨的形态进行鉴定,并选用核糖体DNA(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2(ITS2)进行分子鉴定,双重鉴定确认螨种后即可进入大量培养。从成功的尘螨培养系统中分离单个孕螨进行隔离培养,获得纯种的尘螨种群。 用RT-PCR的方法扩增粉尘螨和户尘螨二类(Derf2和Derp2)编码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19b,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S内进行表达,所获得的重组蛋白用点印迹(DotBlo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其与鼠单抗及人群血清IgG的反应性;另用重组抗原免疫小鼠,用ELISA法检测鼠多抗与重组二类变应原抗原和天然尘螨粗抗原的反应性。 结果:采集分离粉尘螨和户尘螨,成功建立户尘螨培养系统,对尘螨种群进行“克隆化’’培养。获得14个户尘螨二类变应原(Derp2)基因核苷酸多样性位点,对应的两个重组变应原(rDerp2-I,rDer2-III)与鼠单抗7Al亲和力相似,而与鼠单抗1D8的亲和力不同,与上海地区人群IgG结合力相似(r=0.8526);获得17个粉尘螨二类变应原(Derf2)基因核苷酸多样性位点,对应的两个重组蛋白(rDerf2-I,rDerf2-V)对鼠单抗1D8和7Al的亲和力相似,与上海地区人群IgG结合力相似(r=0.9774)。用重组抗原rDerp2-I和rDerf2-I免疫小鼠,所得多抗与重组抗原反应性好,与天然抗原也有一定反应性。 结论:成功培养粉尘螨和户尘螨;重组Derf2和Derp2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检测不同地区尘螨主要变应原的序列多样性,有助于开发更有针对性的疫苗组分,以及特异性保护性IgG的筛选。
其他文献
【目的】测定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 Linnaeus幼虫抗菌肽提取液的浓度、抑菌活性及其部分生化特性和凝血效应。【方法】本实验用浓度为1×108 CFU/m L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
广州管圆线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亦称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炎和脑膜脑炎(eosinophilicmeningitisormeningoencephalitis,EMorEME),此病是由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其发病率居于女性肿瘤首位,死亡率仅次于肺癌。BCL-2 基因具有抗凋亡的作用,高表达 BCL-2 的乳腺癌细胞对放疗和化疗药物有明显的耐受性。
目的:研究兔阴茎海绵体平滑肌(CCSM)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兰尼碱受体(RyRs)在CCSM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在胞内[Ca外]i浓度调节中的作用。方法:取雄性性成熟新西兰兔,取出阴茎海绵
目的 建立稳定分泌鼠抗人B7-2分子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研究抗体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建立人可溶性B7-2分子的ELISA检测方法。 方法 应用B细胞杂交瘤技术建立分泌
鼻咽癌是东南亚及我国南方几省常见的肿瘤,由于其临床症状不明显,鼻咽癌的早期诊断仍然比较困难。为了寻找新的鼻咽癌诊断标志物,我们采用血清蛋白质组学方法,对可以引起鼻咽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