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翻译研究的日益发展,人们发现翻译研究中的许多问题不能仅仅从语言层面上解决,因此研究者开始深化翻译研究的层面,拓展翻译研究的范围,现在已经不再完全局限于语言层面的研究。“文化转向”的出现,为人们打开了更加广阔的研究视野。与此同时,翻译的主题——译者及其体现出的译者主体性也逐渐成为研究者讨论与研究的焦点之一。作为翻译的主体,译者长久以来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人们无意或有意地忽视与无视译者的存在,将其在翻译活动中置于一个较低的地位。然而,任何人类活动,都不能脱离人类主观性的发挥与影响。翻译作为人类的一项实践活动,在操作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人自身的主观因素的影响。这一现象是必然的,也是客观存在的。译者的主观性被称为译者主体性,译者的主体性会影响译本的质量,也会促使译本形成各自的风格。但与此同时,译者主体性的概念内涵又较为复杂,作为研究的对象需要从多个方面去考察。由于译者主体性的存在,人们对于译本的分析与评价也要考虑从译者的角度出发,历史地、全面地分析与看待译本的特色与局限性。本文选取了奥斯卡·王尔德的书信De Profundis的两个中文译本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比较与分析。分别对朱纯深教授及孙宜学教授的中译本,《狱中记》和《自深深处》,从译者的经历、翻译活动过程等方面进行分析;又对译本本身的翻译策略与语言特色进行分析,从而证明了译者主体性的存在,并分析了译者及译者主体性对于译本的影响。本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章是引言部分,简述论文要点、使用的研究方法,介绍了论文的结构,并说明了此研究的意义。第二章对过去针对王尔德作品的翻译活动及翻译研究进行了回顾。第三章介绍了译者在传统观念中的地位以及人们对其认识的局限性。介绍了译者主体性的含义,指出译者主体性是译本中译者无法抹去的印记,是译本特色所在,也是评价译本时必须考虑的部分。第四章重点对比分析两个译本,在两个译本中引用了大量的例子分析了译者主体性对译文产生的影响。第五章是结论部分,总结了论文的内容,说明译者主体性对翻译实践有着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