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离子高温注入金属表面合金化机制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zengyu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离子高温注入是一种重要的表面合金化工艺,是在大束流密度轰击或辅助热源加热条件下实现的高温基体注入工艺。较常规离子注入,高温注入具有更大的注入深度,并可在离子注入层中形成有利于改善表面层性能的金属间化合物。目前,对于金属离子高温注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注入工艺改进及表面改性层性能的评价方面,金属离子高温注入合金化的表面改性机理并不完全清楚。金属离子高温注入金属的特殊传质过程,金属间化合物产生及其转变规律显著影响改性层的成分和结构,决定改性层的性能。为完善和控制金属离子高温注入工艺及进一步发挥金属离子高温注入在表面合金化领域的重要作用,本论文针对金属离子高温注入金属靶的传质机制及金属间化合物形成及转变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利用粒子与固体相互作用理论和辐照增强扩散理论,建立了金属离子高温注入金属靶的传质模型。采用动态Monte Carlo方法模拟离子注入过程,引入饱和浓度限模拟晶体靶局部饱和现象,采用基于辐照增强扩散的扩散方程描述注入粒子扩散过程,根据缺陷线性退火理论确定辐照增强扩散系数,结合杂质原子和非平衡空位扩散方程给出了注入粒子的浓度—浓度分布,在扩散方程中引入了空位源函数并考虑了离子溅射造成的表面退让效应。利用建立的金属离子高温注入金属靶传质模型计算了Cr-Al,Ni-Al,Fe-Al体系在注入温度为室温到700℃,注入能量为2-120 keV,注入剂量为2×1016-1×1018ions cm-2的注入条件下注入粒子的浓度—深度分布,计算浓度—深度分布与实验测量结果相符,验证了所建立的传质模型的正确性,并通过计算分析讨论了计算与实验测量误差的成因,且讨论了注入温度,注入能量,注入剂量等因素对高温注入传质过程的影响。 针对金属离子高温注入金属的界面反应特性,借鉴二元薄膜热退火过程中化合物形成预测中的有效形成热概念,建立了金属离子高温注入金属的有效形成热模型。有效形成热是利用金属间化合物的标准形成热,与反应界面上控制元素的有效浓度和形成金属间化合物的控制元素浓度的比值之积计算,各种可能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中,有效形成热最小的金属间化合物为预测先形成化合物。采用有效形成热模型预测了金属Fe,Hf,Mo,Nb,Ni,Ta,Zr离子在注入温度300-600℃,注入能量50-140 keV,注入剂量1017-1018ions cm-2,束流密度10-60 μA cm-2条件下注入金属Al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Al13Fe4,HfAl3,MoAl12,NbAl3,NiAl3,TaAl3,ZrAl3,预测结果与文献报道结果相符。考虑到亚稳相形成,有效形成热模型合理预测了Cr离子高温注入金属Al,在400℃形成化合物Cr14Al86,高于400℃形成化合物Cr2Al13。考虑固态界面上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核难易程度,有效形成热模型合理预测了金属V离子高温注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能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能够使家校形成合力,有助于学生的教育。虽然近些年校方、教师、家长对家校合作已有足够的重视,并且意识到家校合作的重
目的:揭示急性胆囊炎患者血浆β-防御素-3浓度的变化,探讨其与急性胆囊炎患病危险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胆囊炎组,共82例,其中坏疽性胆囊炎15例,非坏疽性胆囊
拥有豪宅家眷,未必就有真正的家园,因为真正的家园是心灵上的依托。一个人是否幸福并不取决于物质方面的享受,而在于精神上的满足。在现实中寻觅,最终找到了心灵的归宿,这是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语用失误在跨文化研究和语用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话题。由Jenny Thomas首次提出,用来指没能力理解所说话语的意思。语用失误会导致语言交际的失误,所以我们值得去研究这一话
妊高征全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为常见的而又严重影响母婴安全的疾病.提高产前检查及处理能力,则可使妊高征引起的孕产妇死亡率明显降低.妊高征,特别是重度妊高征,往往可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