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格拉底在《斐德若》中批评了文字,称它的发明阻碍人们认识真理,人们被文字这种假象迷住,看不见真实。苏格拉底认为,最好的生活是沉思的生活,因此必须引导人们区分真实与虚假,思考什么是善好,从而转变人们灵魂的朝向,面向智慧和美德。在柏拉图的对话中,苏格拉底就施展出这种劝服的技艺,引导许多不同的灵魂走向善。在《斐德若》中,苏格拉底通过和青年斐德若爱欲、灵魂、修辞等问题,引导斐德若发现什么是真正的美,什么是值得珍视的价值,破除遮蔽斐德若认识真理的障碍,使他的灵魂走向善好。苏格拉底认为,只有哲人才懂得什么是真实,只有弄清楚什么是真实的人才可以实现有效的劝服,在未弄清楚真实之前进行的劝服都是虚假的,达不到使灵魂转向善的效果。要实现对人的劝说,必须先对人的灵魂有准确的把握。灵魂具有许多不同的样式(性情),对不同的灵魂要使用不同的劝说方法。写下的文字不能对不同的灵魂加以区分,不能对不同的灵魂说不同的话。好的修辞术可以说服各种不同的灵魂,针对灵魂性情的差别,实现有效的引导。哲人首先要认识灵魂,研究修辞术—即劝服灵魂的技艺,最终帮助每个灵魂实现上升。苏格拉底的哲人技艺是针对具体的灵魂展开的劝导,用不同的言辞说服各种性情各异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