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环境心理学视野下的现场勘查策略与方法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524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侦查环境心理学与现场勘查学相结合,从现场保护、现场询问、实地勘查涉及侦查环境心理学最为普遍的三个环节,研究勘查现场分析环境心理效应与侦查措施实施的交互作用,使现场勘查学原本重“人”研究的一维视角转化为“环境—人”的二维视角,改变原有研究思路,拓宽了侦查学研究的视野,丰富了侦查学的内容和方法。本文分为四部分,分别探讨了如下几个问题: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侦查环境心理学在现场勘查中意义。首先介绍了侦查环境心理学的理论范畴。侦查环境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各种侦查环境及其变化对侦查人员、知情人、犯罪嫌疑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并将这种潜在的“环境—行为交互作用”运用到制定侦查方法和策略中,达到提高侦查工作效率和效果的目的。然而,这种“有用价值论”的解释法并不能全面诠释该定义,因此,通过探讨侦查环境心理学特点来加深对理论范畴的解读,其特点包括“环境—行为”研究模式,应用和理论交叉研究,跨领域选择性研究,折中主义方法论。最后,论述了侦查环境心理学在现场勘查中的意义和应用价值。第二部分是侦查环境心理学在现场保护中的应用。包括现场保护共性控制因素,现场保护类型化控制因素两部分内容。其中现场保护共性控制因素主要阐述了在现场保护中警戒带设计、路障设计、塑料薄膜和密封带设计等共性问题。而现场保护类型化控制因素则根据案发现场地处场所分为室内空间、室外空间、地下空间、移动空间四个部分,根据不同空间特点分析侦查环境心理及应用问题。第三部分是侦查环境心理学在现场询问中的应用。包括“现场—行为”交互影响的生理学基础,现场询问共性控制因素,现场询问类型化控制因素三部分内容。介绍了知情人对犯罪认知过程的生理基础;阐述了询问对象感觉阈限、交互影响、知觉定势、注意力广度、应激反应周期等共性可控因素;针对询问对象的不同特点和询问环境方式,分别对受害人、知情人现场询问、指定地点询问的方法和策略进行论述。第四部分是侦查环境心理学在实地勘查中的应用。包括实地勘查共性控制因素、实地勘查类型化控制因素两部分。共性控制因素包括:实地勘查工作服设计,物证标记设计,涉案物证管理箱设计、实地勘查见证人选择和活动区间划定,实地勘查专家选择和活动区间划定五个部分,对室内、室外、移动空间现场实地勘查,现行犯、被害人的人身检查、尸体勘验进行了区分案件性质的类型化控制因素分析。
其他文献
解析了党校文献情报系统的结构、功能及信息流程,对提高系统效能、促进党校图书情报工作多功能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改进意见。
目的探讨石杉碱甲胶囊治疗与增龄相关的记忆减退症(AAM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对照剂为石杉碱甲片剂(双益平).结果试验组63例服石杉碱甲胶囊30μg
本文从机器人任务空间的几何结构出发,对任务空间轨迹规划进行了总结。首先任务空间被归结为SE(3)空间;在分析了SE(3)的空间结构之后,对SE(3)空间上的轨迹设计方法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
针对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受经济、人口、天气、政策的影响密切的问题,为了保证预测的准确性和快速性,应当将这些影响因素全部考虑进来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首先通过主分量分析法
探讨了图书的多种题名类型在机读目录中的标引问题。
将灰色系统和神经网络模型分别应用于证券市场中股票价格的预测;同时提出将灰色模型与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有机组合,建立一种新的灰色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模型,并以股票市场上证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