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1993-2009年卫星高度计观测资料探讨了南海和印度洋海平面的空间和时间变化特征,再结合比容模型(包括浮力通量模型、Markov模型)、一层半约化重力模式以及涡旋追踪模型,探讨了热通量、淡水通量、局地风应力、风驱Rossby波、涡旋对海平面变化的影响。此外,还应用ROMS数值模式做了几个诊断性试验,探讨了风场、短波辐射以及淡水通量在季节尺度上对海平面变化的影响。南海和印度洋的海平面变化存在很大的空间和时间差异。1993-2009年期间,南海海域的海平面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印度洋海区大部分海域都是上升的,尤其是在南印度洋;赤道海域,上升率较低;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的上升率亦较低,空间分布东西不对称,西部低于东部。在孟加拉湾,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其西北有个下降区,下降率为2mm/yr。南印度洋(15°S以南)海域的上升率极不连贯,比较离散,与涡旋活动有关。EOF分解结果显示吕宋岛的西北部、孟加拉湾的西部以及阿拉伯海区域海平面主要是季节变化,与季风有关;年际变化的海平面主要分布于印度洋东部以及南印度洋的中部。印度洋大洋区有两处区域(80°E-92°E,14°S-8°S)和(55°E-70°E,12°S-5°S)的海平面变化显著,前者主要体现了年变化,以及年际变化特征;后者的年际变化非常显著。这两个区域在年际尺度上受ENSO/IOD的影响。区域平均的南海海平面变化存在着显著的季节和年际信号,其年际变化受ENSO的强烈影响。比容效应引起的海平面变化是总海平面变化的最主要部分。就整体分布而言,南海东部和北部、阿拉伯海南部、印度洋大洋区(12°S以北)海域的比容效应比较明显,印度洋12°S以南海域比容效应较差,这两个区域的海平面变化受Rossby波和涡旋的影响。浮力通量对海平面变化的影响存在着很大的空间差异,不同区域的浮力通量贡献差异很大。浮力通量中,与热通量相比,淡水通量的贡献可以忽略。对热通量分析表明,南海和阿拉伯海的中部海域以及南印度洋的小部分海域受净热通量影响较大。热通量主要影响海平面变化中的年信号。澳大利亚西北到西赤道印度洋的大片海域(西北-东南走向)的海平面变化对热通量存在着延迟滞后响应。对局地风应力的响应是南海和印度洋北部海域(孟加拉湾、阿拉伯海)海平面季节变化主要机制。一层半约化重力模式可以很好的解释12°S与8°S之间的海域。12°S纬向上,Rossby波在50°E-70°E海域出现衰减。印度洋海区15°S以南的海域海平面变化主要受涡旋的影响。通过涡旋追踪模型,15°S以南海域的反气旋涡的贡献可达10%以上;气旋涡的贡献在5%,与反气旋涡相比贡献偏小。20°S以南海域,涡旋对海面高度的总贡献可达25%以上。南海的海平面年际变化与次表层水(100-300m)有关,受ENSO/PDO/NPGO的影响。ROMS数值模拟诊断性试验进一步反映了风场、短波辐射通量以及淡水通量对海平面变化的影响。去除风场后,海表面高度的四个季节变化不同区域差异很大。南海、孟加拉湾以及阿拉伯海受风场影响较大,这些海域的风场作用不容忽视。移去短波辐射场,海表面高度四个季节变化分布形态基本一致,仅在局部区域数值上有变化。移去了淡水通量,海表面高度四个季节变化分布形态基本一致,数值变化不大。就季节变化而言,三个因素中风场是影响海表面高度变化最主要因素;短波辐射次之,淡水通量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