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州脱胎漆器,历史悠久,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郁地方特色的艺术珍品,与江西景德镇瓷器、北京景泰蓝并称为中国三大著名手工艺品。自沈绍安首创脱胎漆器起,其技艺代代族传家承,故又有福州“沈氏脱胎漆器”之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提倡保护民间工艺,手工艺人们获得社会的广泛尊重。五十年代,福州工艺美校成立,李芝卿、高秀泉等旧时代老艺人们走出街巷,走上讲台,传授漆作工艺。在工艺美校传统教育熏陶下,加之来自法国越南等国漆画的影响,一批年轻画家开始探索漆画在国内的发展。由于福州在漆器制作工艺技术上的先天优势,加之艺术家的个人努力,福州漆画“在漆画题材的宽泛性、漆画技法的自由度、漆画风格的多样化、漆画内涵的承载量等方面做了广泛而有实践意义的探索,使漆画完成了从器到画,从实用艺术到纯艺术的“脱胎”之变”。(乔十光《新生的中国漆画》)郑益坤为代表的一代福州漆艺家,他们的作品,无论是漆器还是漆画,都担负起了承前启后的历史使命。作品中处处折射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地域色彩。以大漆研磨为工艺特色,层次迷离,肌理变幻,意境深邃始终是他们的追求。选择郑益坤老师作为个案展开福州传统漆画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明清以来,福州号称“漆都”,无论是传统漆工艺或现代漆画,都走在全国前列。现年74岁的郑益坤身上集中体现了一个时代,一个群体的共同特点:他们师从名家,受过严格的绘画和漆艺训练,从器到画,工艺娴熟;他们伴随中国漆画共同起步成长,为其倾注了毕生心血;旷日持久的艺术创作升华了他们的思想和追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技艺特色,也借作品表达着各自不同的魅力性格。目前,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学界对漆画从工艺技法、漆画意境、漆画与绘画的关系、漆画中的材料运用等林林种种的角度进行着探索。而每提福州漆艺,必是沈绍安、李芝卿,对福州解放后有代表性的漆画家个案研究未有涉及。笔者通过口述历史、田野调查、艺术学、文献学、人类学、社会学、图像学等方法,记录一个老人对生活的达观,对艺术的执着;以点带面,辐射福州传统漆画史;反映漆画艺术与生活的联系,在漆画世界里,人的内在与外部喧嚣原来可以和谐统一。把郑益坤老人还原为一个普通的艺术追寻者,他平凡,在寻常生活里关爱家人;同时,在艺术的世界里,他物我两忘,笔下只见静好岁月。他超越了尘俗世界,用自己的漆画技艺为我们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