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已明确诊断而且缺血性脑血管病病程在3年以上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30例,与年龄、病程、病变部位和病变性质等条件相近似、有可比性的患有脑血管疾病但无痴呆的老年患者30例,血浆中兴奋性氨基酸(Excitatory Amino Acids EAAs)谷氨酸(Glu)和天门冬氨酸(Asp)含量的测定,探讨引起血管性痴呆诸多因素中兴奋性氨基酸的致病性和作用机制,为该病的预防、治疗寻求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柱前衍生反相色谱分析法进行血浆谷氨酸(Glu)和天门冬氨酸(Asp)含量的测定.观察组:按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病病程3年以上病情平稳的老年患者30例;对照组:选择患有脑血管疾病但无痴呆、病情稳定、病程3年以上的老年患者30例.两组患者入选后空腹采血三次,半个月、一个月后各空腹采血一次,共三次,分别测定血浆中谷氨酸(Glu)和天门冬氨酸(Asp)的含量,通过统计学处理分析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