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血管性痴呆与脑卒中后非痴呆患者血浆中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含量及意义的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concarma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已明确诊断而且缺血性脑血管病病程在3年以上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30例,与年龄、病程、病变部位和病变性质等条件相近似、有可比性的患有脑血管疾病但无痴呆的老年患者30例,血浆中兴奋性氨基酸(Excitatory Amino Acids EAAs)谷氨酸(Glu)和天门冬氨酸(Asp)含量的测定,探讨引起血管性痴呆诸多因素中兴奋性氨基酸的致病性和作用机制,为该病的预防、治疗寻求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柱前衍生反相色谱分析法进行血浆谷氨酸(Glu)和天门冬氨酸(Asp)含量的测定.观察组:按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病病程3年以上病情平稳的老年患者30例;对照组:选择患有脑血管疾病但无痴呆、病情稳定、病程3年以上的老年患者30例.两组患者入选后空腹采血三次,半个月、一个月后各空腹采血一次,共三次,分别测定血浆中谷氨酸(Glu)和天门冬氨酸(Asp)的含量,通过统计学处理分析其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本实验通过调节氧舱内的氧浓度及二氧化碳浓度建立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大鼠模型,模拟人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病理生理特点。通过HE染色观察骨骼肌形态,Western-Bl
目的:在体外培养Raw264.7细胞系,用RANKL诱导其分化为破骨细胞,加入不同剂量的OPG,观察对破骨细胞内生成的NO及eNOS活性的影响。方法:实验分四步进行,第一步:Raw264.7细胞的体外
第一部分:儿茶酚抑素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和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儿茶酚抑素对两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改进的两肾一夹(2K1C)法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