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颌面部肿瘤放射治疗后颌骨种植体存留的影响因素,包括种植间隔时间、颌骨位置、放疗剂量、高压氧治疗进行Meta分析,评估种植体存留的关联因素,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1980年1月-2013年6月Cochrane图书馆临床随机对照实验库、医学文献分析和检索系统、荷兰医学文摘和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全面收集有关颌骨放射治疗后种植体存留率/失败率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检索语种为中文和英文。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采用种植体失败率作为指标评价种植间隔时间、种植颌骨位置、放疗剂量、高压氧治疗等影响因素的作用,应用Revman5.2软件,根据文献异质性检验结果,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对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利用漏斗图分析各个研究间的发表性偏倚。结果:根据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文献12篇,其中文献证据级别为Ib1篇,IIb11篇;证据强度低等4篇,中等8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放疗后种植体失败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的影响因素为:颌骨位置与放疗剂量,其合并效应量分别为(OR颌骨=12.69,95%CI:4.74-7.56,P<0.00001,I2=61%)(OR剂量=0.39、95%CI:0.25-0.62、P<0.0001,I2=0%)。种植间隔时间、高压氧治疗与放疗后种植体失败率间无统计学差异,合并效应量为(OR时间=1.27,95%CI:0.95-1.70, P=0.10,I2=22%)、OR高压氧=1.62(95%CI:0.29-9.0,P=0.58,I2=89%)。对不同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的结果显示,高压氧治疗影响因素结果差异较大,显示该结果可靠性存疑,其余分析结果与原结果相似,认为Meta分析结果稳定可靠。结论:1、在颌面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后植入种植体,下颌骨比上颌骨、放疗剂量小于50Gy比大于50Gy种植存留率更高,有显著统计学差异。2、种植时间间隔6-12个月与大于12个月的种植存留率差异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3、尚不能确定高压氧治疗能提高放射治疗后颌骨种植体的存留率。4、Meta分析结果受原始资料影响,应展开更多的高质量多中心的随机临床试验,以指导临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