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各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竞争的结局,从某种意义上说将取决于谁能拥有较高的人口素质,谁能以较快的速度改善人口的生活质量,跻身于世界上各国排序的前列。近年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经济增长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质量。中国2010年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并把“提高生活质量”作为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之一。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生活质量亦是我国应当为之坚持不懈的长期的人口发展战略。自70年代初我国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工作以来,人口控制取得了低生育水平的巨大成就。而低稳定生育水平的工作成果能否巩固并取得新的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生活质量的提高状况和发展战略。这就要求决策部门和有关领域学者去研究“生活质量”问题,探讨如何努力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如何定量研究人口生活质量,还存在一个方法论的问题。迄今国际上虽流行着若干指数计量方法,但意见也不统一。因此无论从实践的需要还是从理论的探索方面,都日益显示出研究人口生活质量重要性。为此,本文从界定人口生活质量概念入手,运用经济学、人口学、统计学、社会学基本理论,对人口生活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初步研究,并以济南市为例,从实地调查入手,分别对济南市主客观生活质量进行分析,提出提高生活质量的对策。 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生活质量涵义。界定生活质量概念、范畴,分析生活质量与相关范畴(人口质量、生存质量、生命质量)区别与联系。 第二部分:构建生活质量指标体系。遵循人口生活质量指标选取原则,借鉴国外经验,选取生活质量主客观代表性指标,建立起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确定生活质量计算方法。此部分内容为本文重点,亦是本文难点。 第三部分:实证分析。以济南市为透视点,根据“四普”资料和相关资料,运用本评价指标体系量化济南市生活质量发展状况,并运用调查资料分析济南市人口物质、文化、就业、健康、环境、家庭生活质量的满意状况,揭示生活质量提高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提高人口生活质量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