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农业经济的弱质性决定了农村经济发展对于农村公共服务的依赖性。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自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以来,如何实现农村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那么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到底面临什么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政府应该怎么办?如何引入其他的投资渠道和公共服务社会化机制?这些都成为目前加强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依据公共产品理论、公共管理基本知识,运用实证调研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泰安市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现状的调查研究,找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影响因素,并初步探讨了加强泰安市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建议。首先,对公共服务的概念、农村公共服务的概念和分类进行了阐释,概述了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论文的研究方法,并以此作为论文的理论基础。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两种方法了解了泰安市农村在基层政府公共服务和农民生活最基本的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现状,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后认为:目前泰安市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有待提高;农村义务教育供给的“软件”建设亟待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供给满意度低;农村养老保险供给匮乏;农村社会治安状况不佳。再次,分析泰安市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存在问题的原因,原因主要有:行政服务理念缺失;城乡二元结构;农村公共财政供给严重不足;农村公共服务筹资机制存在障碍;农村公共服务决策机制不科学等。最后,提出了加强泰安市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建议。认为当前要加强泰安市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就应该做到:进一步转变基层政府行政观念;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确保农村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建立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增强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的筹资机制和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其中本文提出了以农村社区供给取代原村庄供给的筹资方式,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新建的农村社区中,实行农村公共服务统一供给。同时,还认为应进一步强化农村社区功能,借助农村社区建立“自下而上”的农村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充分体现了村民自治,这也是本文可能的创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