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儒学思想体系几经演进,一直是中国封建时代占统治地位的主导思想。而《论语》中所反映出的教育理论范畴,诸如“有教无类”、循循善诱、“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切磋琢磨、中庸、“敬事而信”、“既往不咎”等等。从古至今,其反映出的教育、教学思想依然光芒四射,魅力无穷。本文主要分两大部分,一是《论语》教育理论的基本范畴,二是《论语》教育理论对当今的启示。以下将分述之。在第一部分中,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论语》所包含的教育理论范畴。1、关于教育思想范畴2000多年前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的口号,不仅开始把教育对象由贵族下移于平民的实践,也从此为后人开启了探索教育公平的先河。“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全面地阐述了他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表现的内容直至今日仍有强大的生命活力。2、关于教育方法范畴在教学方法中,列举了本人认为比较重要的几种范畴,如“知之、好之、乐之”,特别指出了知之者是被动接受,好知者已是主动追求,乐之者则达到痴迷执着的状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啓”和“发”是两个动词,用在两句话中,紧密相连,先啓后发,发是啓的深化和升华。后人将“啓”和“发”连用,组成一个复合词,更强调完整的过程,反映教与学的互动。他要求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善于推论,闻一知二,举一反三,教师要掌握时机,善于启发。作为教师,要“循循然善诱人”,学生学习时要“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切、磋、琢、磨”,孔子在教学法上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切磋、共同讨论,以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3、关于德育范畴中庸要求一切个人与群体以中和之德,行中和之道,时时、处处、事事都做得恰如其分,恰到好处。这个总的方法论深深影响了我国的传统教育。“仁”是《论语》思想学说的核心概念之一,孔子的爱人能从大处、高处着眼,推己及人,始终把他人放在突出的地位,正是这些积极因素构成了中华民族严于律己、乐于助人、积极进取的优良传统。孔子强调“知”,即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这就是说,首先要有丰富的道德知识,才能分辨善恶、是非、荣辱,决定取舍而不迷惑,才能把遵守道德规范视为自己内心精神上的需要而感到快乐。勇即果敢,是一种道德践行能力的表现。这种“勇”是“道德之勇”而非“血气之勇”,是一种行“道德之事”的精神与行为,而非出于个人情感冲动的蛮干,因此,只有具备了“道德之勇”,才能做到“不惧”。4、关于教师个人修养范畴作为教师,要“笃信好学”、“学而不厌”,坚定信念,热爱学习并永不满足。还要严肃认真地处理班级事务,恪守信用,切忌主观随意、信口胡言,伤害学生自尊。另外,要有宽恕学生的品德,厚道、宽容,推己及人,时刻反省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学会既往不咎,始终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在第二部分中,重点写到了《论语》教育理论的当今启示。1、“有教无类”启发我们教育为了一切学生,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当下教育若践行“有教无类”教育理念,推进社会公平正义,政府必须把义务教育摆在首位,建立中央和地方政府分担教育经费的机制,将新的《义务教育法》落到实处,才能切实保证让每一个适龄儿童有上学的机会。本节还重点分析了薄弱学校的诸多弊端,一些尴尬和无奈,呼吁政府加大对薄弱学校的资金扶持力度,努力均衡教育资源。2、《论语》教学方法范畴启示我们“自主、合作、探究”勿庸置疑,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和此前的课程改革,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的落实在目前仍受到巨大的挑战。尤其需要说明的是,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此时学习孔子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坚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建立和拓展,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3、“知者不惑”启示我们注重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德育实效性在孔子看来,作为君子必须重视仁德修养,必须具备丰富的道德认识,才能分辨善恶、是非等,才能不被迷惑,才能把遵守道德视为自己精神上的需要。反观当今德育,内容脱离实际、方法简单粗暴以及德育工作者素质不高等现象随处可见。它启示我们德育应有社会合力,要坚持以实践教学活动为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动态教育,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才能切实提高德育的实效性。4、《论语》中教师个人修养范畴启示我们与时俱进,努力追求新知在当今社会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急速变革的情况下,教师一定要保持与时俱进的进取状态。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设计者和组织者,要牢固树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理念,全面构筑民主、平等、互动、共情、合作式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方法上,应变教师主体为双方主体,做到既重教学又重学法,既重传授又重研讨,既重结果更重视过程。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大胆创新。因此教师要有学习和研究精神,有创造精神和团结精神,有敬业精神和竞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