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期,在法律和经济上制度的不完备,造成许多企业家通过灰色地带积累原始资本,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原始资本经不起市场的检验,使得许多企业家因为各种原因走上犯罪的道路,企业家涉嫌犯罪后其民事权利如何保障,特别是司法实践中对企业家的涉案财物又是如何处理的?哪些财产应该受到法律的保障?哪些应依法予以扣押、没收?这在涉案企业家财产权保护中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本论文试图从涉案企业家的财产权保护这一视角出发,通过对现阶段比较有影响力的几个企业家犯罪案件的分析,来探讨有关涉案企业家财产权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企业家犯罪这一现象近年受到学者广泛关注,从犯罪学的角度去解析导致企业家犯罪的各种原因是大多数学者近年来研究的主要方向:如企业本身的运营模式、法律制度缺陷、企业家自身的问题,要么是刑法学者就企业家犯罪刑法适用特征,罪名争议等进行论述。对于涉案企业家的民事权利保障问题,目前学术界关注的人还是比较少。立法层面上,刑事涉案企业家能否行使民事权利,能行使哪些民事权利,我国目前并没有这方面的规范性文件。由于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在司法实践中,我国司法机关对刑事涉案企业家的强制性措施存在随意性,没有依法保障当事人的合法财产权利。我国法学理论界对企业家犯罪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企业家犯罪的类型、原因等方面,对涉刑企业家民事权利的保护一直也被边缘化,也未得到学界足够的重视很少有学者参与该问题研究。由于对涉刑企业家权利基础理论研究的匮乏,整体研究上较为薄弱,缺乏权威的得到普遍认可的解读。研究刑事涉案企业家的法律问题的仍然还是不够。保护刑事涉案企业家的民事权利,是一个涉及诸多法律关系、跨部门、跨学科的学术问题。司法实践中,对涉案企业家财产权的损害较为严重,这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公权力的非正当介入、对涉案财物处置随意性大、管理移送信息不透明等因素。本文共分为五部分,导言部分首先阐述了本文写作的背景,并简述了我国近年来企业家犯罪的概况及当前学术界研究的情况。第一章“刑事涉案企业家财产权保护概述”。通过对刑事涉案企业家财产权范围的界定,保护的原则和价值的论述,来说明本文研究的必要性。第二章“刑事涉案企业家财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评析”本章通过三个典型的案例反映出公权力的不正当干预、涉案财产处置的不及时、不透明、随意性大等方面做了详细分析与研究。第三章“完善涉刑企业家民事权利保障的现实路径”通过刑事的立法和制度建设,试图为涉案企业家的财产权保护找出一条路径,切实保障涉案企业家的财产权利。结语对全文做了进一步总结,指出对涉案企业家财产权保护的分析与研究有利于指导立法和司法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