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虫生物钟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zhenm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隶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典型的季节性远距离迁飞害虫,也是严重威胁我国粮食作物生产安全的重大害虫,广泛分布于亚洲和澳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粘虫在我国每年南北往返迁飞危害。近年来,由于农田生态系统变化,粘虫的发生危害呈现加重趋势,尤其是2012和2013年在全国范围暴发成灾,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生物钟基因是调控生物节律的一类基因,在细胞、组织、器官和行为等各层次中起作用。而粘虫作为一种昼伏夜出性害虫,其飞行、交配、产卵等行为均发生于夜晚,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但截至目前,有关其昼夜活动节律的分子调控机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首次对粘虫4个生物钟基因进行了克隆,在此基础上,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相应的表达模式,并就生物钟基因对粘虫活动节律的调控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取得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根据粘虫转录组数据库扩增获得4种粘虫生物钟基因period、timless、clock和cycle,分别命名为Msper(KY446805)、Mstim(KY446806)、Msclk(KY446807)、Mscyc(KY825136),长度分别为3579 bp、3132 bp、1851 bp、2094 bp,分别编码1192、1043、616、697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分别为132 kDa、117 kDa、69 kDa、75 kDa,理论等电点分别为6.50、5.14、5.63、6.74。经序列比对,MsPER与一点粘虫Mythimna unipuncta、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芹菜夜蛾Anagrapha falcifera等夜蛾科昆虫PER序列一致性达83%以上;MsTIM与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甜菜夜蛾、蛀茎夜蛾Sesamia nonagrioides等昆虫TIM序列一致性达80%以上;MsCLK与甜菜夜蛾、棉铃虫CLK序列一致性达90%以上;MsCYC与蛀茎夜蛾,家蚕Bombyx mori、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柞蚕Antheraea pernyi等CYC序列一致性达68%以上。进化树分析结果与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基本一致。2.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粘虫生物钟基因Msper、Mstim、Mscyc和Msclk的时空表达模式:(1)4个生物钟基因的mRNA在粘虫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量差异显著,成虫期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发育阶段。除Mscyc基因在1龄幼虫期表达量高于卵期外,其他基因均为幼虫期表达量最低。(2)成虫不同组织生物钟基因的表达量不同。Msper、Mstim、Mscyc在触角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头部,而Msclk在头部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触角。在飞行肌、足及生殖腺中,上述4种基因的表达量无明显的规律性。(3)4个生物钟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具有昼夜节律变化,其中Msper、Mstim与Msclk在雌、雄成虫中均表现为光期表达量较低,暗期表达量较高;而Mscyc在光期起始时表达量最高,暗期末表达量最低。3.采用显微注射法对Msper基因进行干扰,并测定其活动节律变化。结果表明干扰24 h后Msper表达量下降60%,受干扰后粘虫在夜晚无高飞行强度;而对照试虫在暗期末期出现一个高飞行强度。且受干扰的个体在沉默试剂生效的48 h内无产卵现象,试剂失效后产卵行为恢复。本研究首次克隆得到4个粘虫生物钟基因,并明确了Msper、Mstim、Mscyc和Msclk在粘虫不同发育时期、成虫不同组织中的昼夜表达规律,且证明Msper参与调控粘虫活动节律。这些结果有助于阐明生物钟基因对粘虫行为节律的调节作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粘虫生物钟基因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以期为建立以昆虫行为节律为靶标的粘虫遗传防治体系,实现粘虫的可持续控制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学位
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 Lamarck)属于腹足纲(Gastropoda)、瓶螺科(Ampullariidae)。福寿螺是水生农作物及水域附近旱生作物为害较为严重的一类害螺,发生面积逐年扩大,
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可侵染包括茄科作物在内的160多种植物。PVY侵染马铃薯后造成产量损失可高达80%。PVY基因组全长约为9.7kb,编码一个由306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聚蛋
筛选和种植抗病品种是当前生产上抵抗水稻白叶枯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而白叶枯菌普遍存在的毒力分化和致病性的不断变异却给育种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因此,进行病原菌
睡眠障碍是一种以失眠为主的睡眠质量不满意状况,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主要表现有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多梦、易醒、早醒、通宵不眠及睡眠规律倒置.睡眠障碍属于中医学“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