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学者认为,我国自 90 年代以来,工业走的是资本密集化道路,以致于出现了资本排斥劳动力的现象,就业弹性系数不断降低,经济增长模式越来越像低就业增长或无就业增长。有鉴于此,他们建议,应该改变宏观经济政策的重心,采取就业优先而不是增长优先的发展模式。 本文经过实证分析后认为,就业岗位不足的根本症结依然是有效需求不足,从而回归了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决定就业的经典命题,并就此否认了就业优先的发展模式。 有效需求包括投资和消费两部分。对于如何扩大有效需求,凯恩斯主要强调投资的乘数效应,但其投资理论面临着动态困境。扩大投资在弥补当期收入与当期消费差距的同时,也提高了下期的生产能力,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作用下,下期国民收入越大,其与下期消费之差也越大,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差额越难靠投资来填补,如此循环下去,社会越富裕,经济危机就越是不可避免。对此问题,凯恩斯希望从改善收入分配,继而提高消费倾向着手。但他依赖的主要是非市场的手段,如利用税收进行二次分配、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 本文认为,凯恩斯忽略了投资的收入分配效应。所谓投资的收入分配效应是指投资的数量增长引起资本收益率下降,从而资本收入份额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会发生变化。现代经济学研究表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关于要素之间替代弹性为 1 以及要素收入份额占国民收入不变的假设值得怀疑,因而使用更具灵活性的不变替代弹性生产函数更符合客观实际。在不变替代弹性生产函数的框架内,根据按边际生产力分配原理,可以证明生产要素密集度对劳资分配份额及消费倾向的影响:当替代弹性小于 1 时,如果资本投入量相对增加,劳动收入份额将上升;当替代弹性大于 1 时,情况正好相反;当替代弹性等于 1 时,劳资收入份额不随要素投入量的相对变化而变化。实证分析发现,资本和劳动之间的替代弹性经常小于 1,资本投入量的相对于劳动投入量的增加(即 K/L 上升),将导致劳动收入份额提高。一般来说,劳动者的消费倾向高于资本家的消费倾向,所以,工资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上升,会使得全社会的消费倾向提高。 产业升级实质上是生产要素密集度不断变化升级的过程,即生产技术从劳动密集型为主,到资本密集型为主,最后到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演变过程。产业结构的升级必然要求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力度,而更新设备、引进新的生产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