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外社区心脏综合康复方案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对2007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的36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调查分析合肥地区ACS的发病特征、治疗状况等,为制定心脏康复方案提供依据。再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合肥市6家大医院出院的1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5例),开展社区综合康复前瞻性研究。实验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运动康复、冠心病危险因素干预、健康教育、心理调适等综合康复措施,对照组仅予以药物治疗及定期复查随访。应用计步器进行运动康复的量化监测,以6分钟步行试验结合自感劳累分级指标(RPE)评价AMI患者心脏功能,并使用这些方法指导和调整康复治疗方案。分别于干预前后测量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心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距离、运动时间和步数,空腹血糖、血脂、血压、体重指数及心理评价量表等,比较干预前后健康状况的改善情况。采用Epidata3.1录入数据,建立数据库,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CS患者年龄范围为(38~90)岁,平均年龄为(72.2±11.3)岁。ACS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其中高血压、高血脂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72.7%和50.1%。所有医院对患者几乎均没有进行有效的生活方式的干预,没有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在对AMI患者康复干预前,两组患者在心脏功能和体能储备、冠心病危险因素、心理状况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康复干预后,实验组在再发心绞痛、因冠心病而再入院人次方面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在康复二期、三期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分别为t=4.963,P<0.01;t=11.802,P<0.01),实验组康复干预后心功能分级均恢复到II级以下,与康复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238,P<0.01)。实验组在康复二期、三期的6分钟步行距离、运动时间和步数均达到预定康复运动要求,各期之间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在冠心病危险因素改善情况、心理状况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较康复前明显改善(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开展以运动康复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可进一步提高心梗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改善患者心功能,增加运动耐量,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同时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采用的院外社区心脏康复方案可行,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