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独立以后就开始追逐它不弃不舍的大国梦。冷战结束后,凭借优越的地缘中心位置、越来越强的民族凝聚力,印度抓住国际格局调整的历史机遇,在国内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强力发展军事力量和施展外交攻势,国际地位迅速攀升。以旁观者来冷静考察印度的大国战略及其利弊得失,不仅有理论意义,而且对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本文分三部分,先分析印度的大国战略,然后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考察其制约性因素。 第一部分从三方面介绍印度冷战后大国战略的目标与举措及既得成效。印度已然是“南亚大象”,但为提高地区亲和力,印度从策略上对宿敌巴基斯坦恩威并施,给其它四邻小国以利益打动;大力发展海军力量,控制印度洋沿岸国家的海域并排斥世界大国介入,要使印度的远洋舰队游弋于印度洋海区。为提升自己的“量级”,印度展开全方位的外交攻势,印度同超级大国美国获得历史性突破,开始享受盟国级待遇:同俄罗斯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政治、军事联系更加紧密:与中国关系得到缓解与修复,经济贸易发展迅速:与东盟、欧盟国家关系都有较大进展,贸易投资较为活跃,建立健全了对话合作机制。印度积极主张联合国安理会的改革,并奔走呼吁,为自己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造势。 第二部分主要从印度国内人口资源、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性、军事发展步伐四个视角对印度大国战略的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解析。 印度的人口爆炸和高文盲率是举世闻名的,庞大人口基数和迅猛的人口增长速度对印度自然资源、粮食、教育、就业都形成巨大压力,是印度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极大阻碍。 印度国内基础设施的落后与缺乏,是印在印度国际脸谱上的硬伤;多年的高财政赤字政策积累的是巨大政府债务:农业投入的减少和政策的偏差收获的是农业的滞后和农民的贫穷;世界最高关税率阻挡了外资的顺畅流入和全球竞争力的抬升,这样的经济现状对印度大国战略形成深远的负面影响。 印度种族的差异性、宗教的排他性和种姓的等级性把社会分裂成一个个互相排斥、彼此对立的集团,加剧了印度政治的地方化和多元化:印度教教派主义势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