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幼儿行为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危害性,其发生发展与家庭因素高度相关。本研究开展家庭沙盘游戏治疗对幼儿行为问题进行干预,观察该方法的干预效果,旨在为存在行为问题的幼儿提供一种有效的干预新方法,为我国幼儿行为问题的干预提供新的途径,也为家庭沙盘游戏在我国的发展提供实践依据。 方法: 30名行为问题幼儿被随机分为三组:家庭沙盘游戏组(简称家庭沙盘组),幼儿个体沙盘游戏组(简称个体沙盘组),空白对照组(简称对照组),每组10人。其中家庭沙盘组和个体沙盘组合称为实验组。分别进行13~14次的沙盘游戏治疗,每周一次,其中家庭沙盘组家庭成员参与4~6次,时间为每次60min;个体沙盘组只对幼儿本人进行14次个体沙盘游戏干预,每次45min;对照组暂不进行任何干预。治疗前、后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父母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三组幼儿进行测评,比较干预前后级各组间的差异。 结果: 1.CBCL:干预后CBCL总分,家庭沙盘组<个体沙盘组<对照组;社交退缩因子分数下降,家庭沙盘组、个体沙盘组<对照组;抑郁,违纪两个因子分数下降,家庭沙盘组<对照组;体诉因子分数下降,家庭沙盘组<个体沙盘组、对照组。各组自身对照,实验组均在社交退缩、抑郁、违纪三个因子上干预后比干预前得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诉因子上,只有家庭沙盘游戏治疗组得分比干预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 2.FES-CV:干预后家庭沙盘组的家庭矛盾性和控制性因子分下降、家庭亲密度因子分上升,与个体沙盘组以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沙盘组的娱乐性因子得分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幼儿个体沙盘游戏治疗组与家庭沙盘游戏组以及对照组之间的因子分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自身对比,家庭沙盘组的家庭矛盾性和控制性比干预前明显下降,亲密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沙盘组和对照组所测各因子分和干预前相比,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 3.父母教养方式:干预后民主性因子分家庭沙盘组比个体沙盘组提高,有显著差异(P<0.05);不一致性因子分家庭沙盘组比个体沙盘组和对照组均降低(P<0.05)。各组自身对比,家庭沙盘组在放任性、不一致性二因子得分比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民主性因子得分比干预前提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个体沙盘组和对照组所测各因子分和干预前相比,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1.家庭沙盘游戏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幼儿行为问题,其疗效优于个体沙盘游戏治疗。 2.家庭沙盘游戏治疗能够改善家庭环境,具体表现为降低家庭矛盾性和控制性,提高家庭亲密度。 3.家庭沙盘游戏治疗能够改善父母教养方式,具体表现为提高民主的教养方式,降低不一致的教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