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一条重要主线。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制度下,土地制度改革都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世界发展史来看,各国重大社会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都与土地制度的调整关系密切。从中国发展史看,土地制度改革一直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对土地制度进行了多次调整,由计划经济时期划拨土地逐步向土地市场化方向改革,激活了我国的市场经济。现阶段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所遇到的瓶颈问题基本都与土地制度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结合我国现实状况,加强土地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选择从资源利用效率的角度来分析土地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往人们对土地制度认识仅仅局限于狭义和广义的土地制度之分,却很少将土地与其他要素相结合考虑,使得所做研究不够深入全面。依据马克思的土地经济学原理,土地制度是保障土地这一基本的生产要素与其它生产要素优化配置而形成的有机体系。根据新的土地制度定义,将土地和制度因子引入新古典经济模型,通过数理推导,最终得到土地制度的改善能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降低经济增长对土地的依赖,诱导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健康与发展。由于我国的土地制度的不完善,使得经济增长过程中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存在土地资源荒废和乱开发现象,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本文采用实证分析,宏观上从时间跨度的角度,利用时间序列模型的方法,微观模型从东中西部空间跨度上,采用面板模型的方法,实证分析土地制度完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显著的,对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存在着差异性。宏观模型从土地市场化角度出发,随着土地制度的完善,使得城市经济由主要靠划拨土地的国有经济发展逐步向依靠劳动密集的型的工业发展,政府在主导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土地的依赖性逐步降低。微观模型针对不同地区,由于土地制的完善和政策落实程度不同,经济增长存在着差异性:东部地区的土地制度更为完善,由于土地的有限性,主要通过盘活存量土地来新增供地,土地的利用效率更高,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资本投入和技术创新;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对土地依赖性最高,政府对土地制度政策完善不够,存在着土地财政的现象;西部地区虽说土地市场化程度最低,但该地区地广人稀,土地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较弱。
其他文献
百年老报《大公报》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侧影,它以一张民营报纸的超然姿态,秉持民间立场,祈望以新闻舆论影响中国社会进程,并由此形成自己的办报风格,其中尤以“文人论政”
<正>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数学与文学毫不相干,要把高度抽象形式化的数学和形象化艺术性的文学扯在一起,似乎有点不可思议.然而,在种种表面无关甚至完全不同的现象背后,隐匿着
目的:归纳总结孙颖立教授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的临床经验,并探讨其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及用药规律,继承、研究老专家诊治免疫性
<正>1山西省阳城县布病史据资料记载,山西省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布病流行的记载,新中国成立以后至1981年的30多年中,山西省阳城县政府领导和业务部门高度重视,采取普查、抽
<正> 《金匮要略》一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文献,也是古代治疗杂病的典范。历代医家尤为推崇,给中医现代内科学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此书为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宝贵遗
<正>向量具有几何形式和代数形式的"双重身份",但目前不少文章介绍向量解题都存在"重视代数运算,忽视几何图形"的弊病.为此本文将在文[1]的基础上,进一步举例说明在一类向量
<正>1.引言数列是高中代数的重点之一,也是高考的考查重点,在近十年高考试题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这些试题不仅考查数列,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数列极限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
微表处工艺具有厚度薄、施工快、使用耐久等技术特点,是一种高性价比的高速公路路面养护技术,其与常用的热拌沥青混合料有着完全不同的强度形成机理。微表处稀浆混合料在摊铺
近年来,随着“汉语热”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加入汉语学习的大军,也有大批的对外汉语教师投身海外的汉语教育事业。因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产生的问题和发现的问题也越来
十二经脉以脏腑为中心,构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营运气血,循环不休。但这种循环不是无序的运动,而是根据“天人相应”规律,是有时间节律往复。从而表现出十二经脉的时间属性,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