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乳腺癌的治疗除常规的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外,内分泌治疗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在美国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约占55%,日本约为48%,而我国仅占4%,故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在我国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而随着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每年新发病例大约为130万),死亡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乳腺癌已成为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内分泌治疗药物如芳香化酶抑制剂、三苯氧胺(TAM)等的疗效已得到确认,但因其本身的诸多副作用以及激素受体表达水平的不同,而大大限制了它们的临床应用。能否有一种药物能够取代这些药物,并能减少这些药物的不良反应,正是我们研究的重点。米非司酮(mifepristone,MIF,RU486)是一种强抗孕激素类物,对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nicoid receptor,G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都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同时,米非司酮还具有增强抗癌药物疗效、抗肿瘤等其它一些新的用途。有研究发现,progestogen在体外实验中有诱导乳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而米非司酮做为孕激素受体拮抗剂,可以竞争性的拮抗孕激素与其受体的结合,故米非司酮可用于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并且已经有研究显示米非司酮对孕激素受体(+)的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往许多学者认为米非司酮的抗肿瘤作用与其抗孕激素的作用密不可分,但是米非司酮在孕激素受体(-)的乳腺癌中也同样表现出的抗癌作用表明:米非司酮不仅仅是通过抗孕激素这单一途径发挥抗癌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多变,即米非司酮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来发挥抗肿瘤作用。目的:在体外环境下,观察不同浓度的米非司酮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T47D的增殖、凋亡以及与之相关的BRCA1/BRCA2基因表达的影响。是为了探讨米非司酮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调亡以及相关基因的可能作用机制,并且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方法: MCF7细胞、T47D细胞各一株,使用DMEN高糖、RPMI1640培养基培养,传代使生物学性状稳定后后,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接种至孔板内或细胞培养瓶中。待细胞贴壁生长后随机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用米非司酮的溶解液代替)和药物处理组(分三组,加入米非司酮的浓度为10μM,25μM,50μM)。最长处理72小时。分别于药物处理的24h、72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MTS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Flow Cytometer检测细胞调亡参数变化;Real-Time PCR检测细胞中BRCA1/BRCA2基因的表达变化;ELISA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因子的变化。结果:(1)细胞结构学观察结果:空白试验组细胞状态良好,贴壁均匀,各药物处理组细胞贴壁明显减少,且培养基中的细胞碎片明显增多,且这种现象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和剂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2)MTS增殖活性检测实验结果:各药物处理组的吸光度值明显低于空白组,而且吸光度值与药物剂量、处理时间的增加成反比。(3)FlowCytometer检测凋亡因子实验结果:各药物处理组的早期调亡细胞数所占比例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加,且各药物剂量组之间的早期凋亡细胞数所占的比例也各不相同。(4) Real-Time PCR结果:T47D细胞经米非司酮(10μM、25μM、50μM)处理2d后,BRCA1和BRCA2的基因表达量相对于对照组随剂量的增大而升高。而MCF-7细胞的结果是10μM,50μM的米非司酮处理2d后,BRCA1和BRCA2的基因表达量相对于对照组随剂量的增大而升高,但是25μM的米非司酮处理的MCF7细胞的基因表达量则明显低于对照组。(4) ELISA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因子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MIF处理乳腺癌细胞24h后,随着MIF浓度的增加,细胞内VEGF的表达量逐步降低,而TGF-β在细胞上清中的表达量随着米非司酮浓度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并且在药物浓度为25μM时,两种细胞中TGF-β的表达量均显著增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其他药物组。结论:(1)米非司酮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T47D)的体外生长均有抑制作用。(2)米非司酮抑制乳腺癌细胞株的生长与其促进细胞凋亡有关,且具有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性。(3)米非司酮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与其调节乳腺癌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有关。(4)米非司酮抑制乳腺癌细胞株的生长可能通过孕激素受体发挥作用。(5)米非司酮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可能通过调节不同的细胞因子的表达而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