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分析新诊断T2DM患者MS与24hUM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从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新诊断T2DM患者825例。收集详细的一般资料及检查结果,分析MS的患病率及不同年龄段MS各组分的分布特点。根据有无MS分组,分成MS组与非MS组,比较两组间一般的临床资料、24hUMA阳性率。在MS组,根据MS组分数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24hUMA阳性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新诊断T2DM患者MS与24hUMA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从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新诊断T2DM患者825例。收集详细的一般资料及检查结果,分析MS的患病率及不同年龄段MS各组分的分布特点。根据有无MS分组,分成MS组与非MS组,比较两组间一般的临床资料、24hUMA阳性率。在MS组,根据MS组分数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24hUMA阳性率。根据24hUMA是否阳性进行分组,比较两组间一般的临床资料,并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24hUMA阳性的危险因素。结果:825例新诊断T2DM患者中,608例合并MS,患病率为73.7%。24hUMA阳性114例,阳性率为13.8%。不同年龄组间,女性MS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差异,且随着年龄的增加,MS患病率逐渐增加(P<0.05),男性MS患病率在各年龄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非MS组相比,MS组的24hUMA阳性率较高。当MS组分数增加,24hUMA阳性率随之增加(P<0.05)。MS、BMI、血尿酸是新诊断T2DM患者24hUMA阳性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593;1.099;1.003)。结论:新诊断T2DM中,MS患病率为73.7%,24hUMA阳性率为13.8%。合并MS者24hUMA阳性率较高,且随着MS组分数的增多,24hUMA阳性率逐渐增高。MS、BMI、血尿酸是新诊断T2DM患者24hUMA阳性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人肺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筛选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常体检人群和因入眠打鼾、张口呼吸、夜间呼吸暂停、日间嗜睡为主要症状就诊的患者,共180例,所有人均行多导睡眠监测(PSG)、肺功能(FPT)等检查,按照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4组:实验组:5≤AHI<15的轻度患者36人、15≤AHI<30的中度42人及AHI≥30的重度54人
目的:通过对照两种不同类型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不同类型的MGD患者对药物联合物理治疗的敏感性及差异性,探索临床治疗中简单易行、实用有效的、经济实惠的治疗措施。方法:按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60例(120只眼)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确诊为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病人,完善相关检查,依据睑板腺形态学差异分为腺泡萎缩型MGD组和阻塞型MGD
目的:探讨术前预测单发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VI)和肝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并建立简单易用的列线图辅助临床医生的术前治疗决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20年12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接受肝切除术治疗的H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共纳入152例患者,其中132例患者完成了随访。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评价临床、血
目的:本研究将进一步探索完全性肌切除术与脑深部电刺激术两种手术在眼睑痉挛症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中回顾性分析入组的18名接受完全性肌切除术或脑深部电刺激术眼睑痉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术后采BFMDRS对运动症状进行评估。同时使用量表SF-36、Hamilton焦虑量表、Hamilton抑郁量表对术前、术后的生存质量、精神状态变化进行评估。同时记录相关并发症。结果
目的:研究社区总人群及糖代谢异常人群中眼底病变检出率,进一步讨论其相关危险因素,对高危人群行早期眼底检查及干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总体数据中选出符合条件1264例作为研究对象,获取其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及眼底照相结果,调查社区总人群及糖代谢异常人群的眼底病变检出率并确定两组人群中眼底病变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社区总人群中眼底病变人数为166例,眼底病变检出率为131.33‰;糖代谢异常人群
目的:探讨术前物理治疗对伴有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白内障患者术后眼表情况的改善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的临床观察方法是前瞻性的临床观察性研究,选择纳入2019年12月~2020年12月间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眼科,既诊断睑板腺功能障碍,同时又患有白内障的患者,共118例观察对象(118眼),59例试验组予术前睑板腺物理治疗,另外59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术前1-3天应用0.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4次/日
目的:探讨拱顶石穿支皮瓣在下肢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20年6月应用拱顶石穿支皮瓣修复27例不同原因引起的下肢软组织缺损。其中男18例,女9例;年龄8岁~63岁,平均43.8岁。软组织缺损原因:肿瘤3例;溃疡2例;感染8例;创伤7例;游离或带蒂皮瓣移植术后供区缺损7例。软组织缺损范围1.5cm×2cm×0.5cm~9.5cm×15cm×1.6cm。观察并记录术后并发症
目的:明确微小RNA-27b(miR-27b)水平对人胰腺癌细胞BXPC-3增殖、迁移和侵袭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靶向调控作用。方法:1.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检测人胰腺癌细胞BXPC-3及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HPDE6-C7中miR-27b的表达水平。2.探究miR-27b对人胰腺癌BXPC-3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采用非脂质体转染法向BX
目的:本研究检测SD大鼠慢性根尖周炎伴牙槽骨吸收时外周血及根尖周组织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1(PD-1)及其主要配体PD-L1的表达特点。分析PD-1/PD-L1在牙槽骨吸收过程与RANKL/OPG的相关性。方法:六只SD大鼠为一组,一组为空白对照组,构建四组慢性根尖周炎模型,分别在建模后1、2、3、4周通过RVG和HE染色观察根尖周的病理改变,抽取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分析PD-1/PD-L1的比例
目的:按类型将白血病分类后,收集老年髓系急性白血病(AML)化疗后骨髓中微小残留病(MRD)在不同时间点的检测结果,回顾性研究MRD在指导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复发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至1月至2020年12月初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40名患者,经首次诱导化疗至骨髓学完全缓解(CR)后根据MRD的水平分为MRD阳性(≥0.1%)组及MRD阴性(<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