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血液净化在临床的应用日益广泛。危重症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倾向,而血液净化治疗体外循环血液必须予以抗凝处理。高危出血患者的抗凝处理已成为棘手问题,为此,国内外学者做了多方努力,如改良抗凝方法、研发新型抗凝剂等,但均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在血液净化过程中,血液与透析器/滤器的接触面是发生凝血的关键部位。滤器膜材料的表面性能决定了材料与人体血液、组织之间的生物反应,决定了材料整体的生物相容性和抗凝性能。本课题组前期实验已成功利用分子接枝交联技术将小分子物质阿加曲班(Arg)接枝于聚砜膜表面,对其进行抗凝改性,并证实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研究将含ε-氨基自由的赖氨酸(ε-lysine)接枝到生物材料表面,证实ε-lvsine高度结合血纤维蛋白溶酶原(Plg),材料表面的Plg被激活后迅速转变为纤溶酶,后者有溶解血栓的能力。基于上述,本实验拟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采用共价接枝的方法构建阿加曲班—ε-赖氨酸抗凝抗栓改性膜,并对其抗凝抗栓性能进行检测,以探索一种较为理想的抗凝抗栓改性血液净化滤器膜。方法:1.采用分子接枝交联技术,将阿加曲班共价接枝于聚砜膜表面。2.阿加曲班改性膜与琥珀酰亚胺基碳酸酯(DSC)反应得到表面含有N-羟基琥珀酰亚胺(NSC)基团的改性膜,依次通过取代反应和脱保护反应构建阿加曲班—ε-赖氨酸改性膜。3.利用X射线能谱分析仪(XPS)检测膜表面元素构成,对其改性过程进行跟踪分析,监测改性过程。4.聚砜—阿加曲班—ε-赖氨酸(PS-Arg-Lys)、聚砜-阿加曲班(PS-Arg)、聚砜(PS)三种膜,分别进行复钙试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的检测及血栓溶解测试,以评价PS-Arg-Lys膜抗凝抗栓性能。结果:1.XPS检测跟踪检测膜改性过程,在接枝阿加曲班后,反映其特征元素的氮(N)、硫(S)含量明显增加;接枝ε-lysine后,与其相关的元素含量也出现相应变化,结果表明在膜表面已分别接枝阿加曲班和ε-lysine。2.复钙时间与APTT检测PS-Arg-Lys膜>PS-Arg膜>PS膜(P<0.05),表明PS-Arg-Lys膜具有抗凝血作用,且强于PS-Arg膜。3.TT检测PS-Arg-Lys膜TT值较PS-Arg膜及PS膜明显延长(P<0.05),而后二者间无明显差别,表明PS-Arg-Lys膜具有促纤溶、抗栓作用。4.三种膜PT均无差别(P>0.05),表明抗凝抗栓改性膜不影响外源性凝血途径。5.血栓溶解测试此测试结果表明PS-Arg-Lys膜吸光度峰值较PS-Arg膜低,PS-Arg-Lys膜吸光度在到达峰值后逐渐下降,表示PS-Arg-Lys膜具有抗凝血和抗血栓的能力。结论:1.采用分子接枝-交联技术和共价接枝方法可成功构建PS-Arg-Lys改性膜。2. PS-Arg-Lys改性膜具有良好抗凝血性能。3. PS-Arg-Lys改性膜具有一定抗血栓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