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管新生,即在已有血管的基础上产生新血管的过程,这一复杂的过程是体内一系列血管新生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病理情况下,血管新生的发生会导致一系列疾病的产生,其中最为严重的后果就是导致固体肿瘤的快速生长、发展和转移。如果没有新生血管提供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的继续供应,肿瘤一般生长到2-3mm3时便会停止生长。为了维持自身生长,肿瘤细胞通过分泌血管新生促进因子来招募新的血管的产生。因此,如果能够抑制肿瘤分泌生长因子,或是抑制涉及血管新生过程的任意步骤,就能够切断肿瘤的养分供应,从而起到抗肿瘤的作用。与传统的化疗放疗等治疗方式相比,来源于水果、蔬菜或中草药等价格低廉,毒副作用更小的有效的血管新生抑制剂,已成为药物筛选的重要选择。紫铆因(Butein)是一种来源广泛的植物多酚类物质。已有报道证明,紫铆因可以抑制抗体相关的肾小球肾炎;在体外还可以抑制一些人类肿瘤细胞的增殖。但是,关于紫铆因对血管新生的影响、紫铆因的抗肿瘤作用是否可以通过影响肿瘤血管新生来实现以及紫铆因在肿瘤血管新生方面作用的分子机制,在国际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中,作者利用体外细胞实验证明,紫铆因能够抑制血管新生的几个主要步骤:内皮细胞的增殖、水平和有阻力的迁移以及成管,且呈剂量依赖性,说明紫铆因可以在体外抑制血管新生的早期阶段。作者进而利用鸡胚尿囊膜实验和小鼠眼角膜微囊袋实验,证明了紫铆因能够在体内抑制新生血管的最终形成。为了检测紫铆因对肿瘤血管新生的影响,作者利用裸鼠荷瘤实验,证明了紫铆因能够有效的抑制裸鼠肿瘤的生长;而免疫组化实验进一步说明了紫铆因的抗肿瘤作用可以通过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实现。为了阐明紫铆因抑制血管新生的分子机理,作者利用蛋白免疫印迹等方法,证明紫铆因可以通过抑制VEGF受体2(VEGFR2)介导的Akt-mTOR-S6信号通路和FAK, ERK1/2等蛋白的磷酸化而抑制血管新生,进而抑制肿瘤生长。本研究首次系统揭示了紫铆因(Butein)对肿瘤血管新生的作用,初步阐明其分子机理,并首次发现了紫铆因可以在内皮细胞中抑制mTOR信号通路;为后续血管新生相关疾病的新药研发奠定了基础,也为中草药单体抗肿瘤血管新生研究提供了较好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