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D打印微针阵列纸芯片构建及食品中组胺检测应用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xsa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继人口、资源和环境后的第四个“热点”话题。及时测定和分析食品中的致病物质是遏制食物中毒的有效途径之一。传统的检测方法需要复杂的样品前处理且成本较高,很难实现食品安全的现场即时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POCT),因此建立简单高效、低成本、可便携的检测方法将有望成为保障人类健康饮食的关键。微针(Microneedles,MNs)通常作为一种无痛的皮下药物输送工具和微创生物传感器而被广泛研究,其中空心微针(Hollow microneedles,HMNs)能够无痛穿透人体皮肤,以及借助毛细作用抽取生物流体这一特性,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但是直接用于MNs一步式的比色检测方法尚未成熟,需要与便携式的检测技术相集成,构建新型的实时检测和监测机制。采用3D打印技术和模塑法制作玻璃化丝素蛋白空心微针阵列(Silk fibroin hollow microneedle arrays,SF-HMNs)贴片,与图案化纸芯片相集成,构建了一种概念性双层微针纸芯片传感器,用于食品新鲜度的比色检测。该传感器的MNs层可直接刺入变质食物中,利用丝素蛋白(Silk fibroin,SF)的多孔吸附特性和MNs的中空结构,通过毛细力将食物中的被检测物质进行提取和富集,直接传输至纸基传感层进行比色检测。该方法不仅简化了食品安全检测的繁琐步骤,也为净化食品市场源头提供了新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玻璃化SF-HMNs的制备及表征。分别采用熔融沉积成型技术(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和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两种 3D 打印技术打印 MNs模具,并通过模塑法成功制备了具有良好机械强度和不溶性的玻璃化SF-HMNs贴片。通过对SF浓度的提取条件探究,进行改性前后SF-HMNs的结构表征和力学测试,研究其多孔性和机械强度,发现LCD-3D打印的MNs模具表面光滑,当干丝蛋白与LiBr的盐溶比例1:3,浓缩时间12h时,易于玻璃化SF-HMNs的成型与剥离;当SF-HMNs直径为0.99mm,高度为1.5 mm,水退火改性时间为8 h时,所制备的玻璃化SF-HMNs具有完整均一的结构和优异的机械性能,能够满足多种食物的穿刺检测。2.微针纸芯片传感器设计及构建。选用四种市面上吸水性和显色度较好的纸张为该传感器的纸基传感层,通过对疏水化处理纸张的接触角、色彩强度和色彩均匀性测试,最终选择接触角为120.6°,相对色彩强度为0.31和色彩均一稳定的宣纸作为图案化纸基传感层,并与玻璃化SF-HMNs组装成微针纸芯片的概念性传感器;研究了传感器的传输效果与传输速率,结果表明该传感器能够在9 min内实现对固体凝胶中的液体快速汲取与传输。3.微针纸芯片传感器用于食品中组胺的比色检测。以经典合成方法制备了铜纳米簇(Coppernanoclusters,Cu NCs)作为检测组胺的荧光探针,并将其加载在微针纸芯片的亲水图案化区域内,对食物中组胺含量进行比色半定量检测,以此验证这一概念性微针纸芯片传感器的实用性。通过相机捕获显色区域并进行色度分析,在0~20 μmoL·L-1和浓度20~60 μmoL·L-1范围内构建了红色通道值与组胺浓度之间的定量分析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分别为0.9827和0.9901,且肉眼检测的最低限为2μmoL·L-1。通过对新鲜猪肉和鲜虾储存过程中产生的组胺持续性监测,并与组胺检测标准比色卡颜色对比,可以实现实际样品中组胺的半定量可视化检测。该研究为食品新鲜度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吸水链霉菌ATCC29253(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ATCC29253)可以产生4种聚酮类抗生素,包括雷帕霉素、洋橄榄叶素、尼日利亚菌素和hygrocins。其中hygrocins是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萘醌型安莎类抗生素,是目前已知碳链长度最短的安莎类抗生素。本文除了对hygrocins生物合成基因簇进行功能分析外,还对吸水链霉菌ATCC29253中4种聚酮类抗生素
学位
水稻黄单胞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Xoo)是重要经济作物水稻的病原菌,其信号转导机制及其与寄主植物的相互作用一直是微生物学、植物病理学及植物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虽然有许多致病基因及相关机理被发掘和阐明,但人们对该菌的致病机理以及调控网络的认识仍然有限。c-di-GMP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菌中的第二信使分子,参与细菌的粘附、胞外多糖的合成、生物膜形成、运动
学位
水稻黄单胞菌白叶枯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简称Xoo)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病原细菌,能侵染水稻引起白叶枯病(bacterial blight,BB),在生产上造成水稻严重损失。在开放的自然界中,植物持续不断地遭受病原菌的入侵,只有极少数能够成功对植物造成病害,然而植物却不像动物那样具有免疫细胞,但在长期与病原菌斗争的过程中,植物同样进化出精细的调控机制来识别
学位
近年来,预制菜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受到市场关注,成为新的投资风口。202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提出要推动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潮汕地区作为潮州菜的主要阵地,积极响应省政府的政策要求,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本文通过结合全国预制菜产业发展总体现状,总结分析了潮汕地区发展预制菜产业的优劣势,并提出潮汕地区预制菜产业的发展路径。
期刊
害虫是威胁农业生产的关键要素之一,因其生长速度快,防控难度大,是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过程中一直存在的隐患。至今,化学农药仍是防治虫害最有效的措施。化学农药的高频次大剂量使用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农药残留加重等问题,因此,寻找并发现新型作用机制的杀虫剂,保护作物生产维护粮食安全显得尤为重要。课题组以V-ATP酶H亚基为模板,经同源模建、计算机辅助药物筛选,得到两个具有杀虫活性的苯磺酰胺类化合物:2-(4
学位
氨基酸及N-烷基氨基酸是畅销药物和活性天然产物中常见的结构单元,其在催化剂和手性配体研究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如何高效地给氨基酸衍生物N原子上引入烷基修饰已成为当前有机合成的热点问题。已有研究主要利用有机合成法分步合成N-烷基氨基酸,首先,对氨基酸裸露的氨基进行保护,在此基础上再进行N-烷基化修饰;然而,该方法无法直接实现氨基酸中无保护基的氨基的烷基化,直接获得N-烷基氨基酸衍生物,从而造成了反
学位
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mc~2155菌株生长快速且无致病性,被广泛用作分枝杆菌研究的模式菌株。为了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揭示mc~2155菌株的基因表达谱及转录组结构,我们在7H9培养基中对mc~2155菌株进行了培养(37°C、200 r/min),并选取了位于三个生长时期的mc~2155菌株样品进行了时期特异性的RNA-seq实验。结合对RNA-seq数据的系
学位
低温环境下的污水治理一直是水治理领域的难点。低温对反硝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筛选高效的低温反硝化细菌,增强其在低温污水处理和水环境修复方面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筛选出了一株低温反硝化菌,针对该菌的生长及反硝化特性开展了研究与优化,并且将该菌应用于富营养化水中进行了模拟低温脱氮实验。具体结果如下:(1)筛选到一株低温反硝化菌BW0806,对这株菌进行16Sr DNA分析及生理生化分析,分属为Pseu
学位
亮斑扁角水虻(Hermetia illucens)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的资源型昆虫。以腐烂的蔬菜和动物有机残留物进行繁殖,因此水虻可以大量减少这些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本课题结合微生物学、昆虫学和化学等相关研究方法,探明水虻虫卵和卵表微生物对水虻产卵行为的影响。为完善水虻人工繁育体系、增强其废弃物处理效能及促进资源利用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测定了不同孵育时期的虫卵对水虻产卵行为的调控。并通过固相微萃取
学位
根结线虫病害是世界范围内最严重的植物线虫病害,每年对全球的农业造成严重的损失。由于根结线虫大部分时间都寄生在植物体内,常规的化学农药很难对其有作用,使用生物的方法进行防治是解决根结线虫病害的最理想的方法。多株芽胞杆菌包括枯草芽胞杆菌,苏云金芽胞杆菌以及坚强芽胞杆菌被报道有防治根结线虫活性。而且芽胞杆菌作为根结线虫的生物防治菌株已经开始商业化的应用。但是,目前对其防治机理的探究还停留在发掘毒力因子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