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先,我们通过液相还原的方法,在磁场作用下采用水合肼为还原剂合成出了由纳米片和纳米球组装成的花状Ni纳米金属粒子。研究发现在未添加任何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合成出的样品没有发生任何氧化和团聚,长时间存放也未发生氧化,并探讨了磁场作用对粒子形成的作用机理。采用相似的路径,在液相的开放体系中,依然以水合肼作为还原剂合成出了尺寸均一的Cu纳米金属粒子;我们最大的成功就是不加入表面活性剂,而是采用引入痕量Ni的方法改变了此类金属还原过程为了避免氧化必须引入表面活性剂的问题,为Cu纳米金属粒子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方法。通过对实验条件的考察,择优出反应的最佳条件,提出反应的可能进程,并研究了制备出的Ni、Cu纳米金属粒子样品的对固体推进剂的高能组分高氯酸铵(NH4ClO4, AP)的催化性能研究,证明二者均具有较好的正催化性能。其次,在Ni、Cu纳米金属粒子的研究基础之上,我们也合成出了Ni-Cu双金属纳米材料,择优出反应的最佳条件,通过研究反应机理,研究出此双金属材料的形成过程及形成机理;我们且把制备出的Ni-Cu双金属纳米材料进行了对高氯酸铵(NH4ClO4, AP)的催化性能研究,研究发现Ni-Cu双金属纳米材料对高氯酸铵(NH4ClO4,AP)分子的高温、低温热分解放热峰温度降低的幅度比单一金属而言更大,这说明制备的双金属纳米材料比混合的粉末更有利于Ni与Cu之间发生协同作用,更能对高氯酸按的热分解起到催化作用。且Ni-Cu双金属纳米材料结合了两种金属的特性或优点,弥补单一金属性能的不足。最后,我们对CaCO3和BaCO3纳米粒子制备和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碳化方法制备出了CaCO3纳米粒子,发现Mg2+的引入可以起到控制晶型的作用,并对各类反应条件进行逐一分析;采用室温固相研磨方法制备出了BaCO3纳米粒子,发现EDTA的引入可以起到控制晶型的作用,并对各类反应条件进行逐一分析。通过反应机理研究发现,CaCO3和BaCO3纳米粒子对高氯酸铵(NH4ClO4,AP)分子燃烧的催化作用趋势完全相似,且其对高氯酸铵燃烧的催化机理基本完全相似,在高氯酸铵的燃烧中二者均属于负催化剂。可以起到调燃的作用。本论文详细的阐述了Ni纳米金属粒子、Cu纳米金属粒子、Ni-Cu双金属纳米材料、CaCO3纳米粒子以及BaCO3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以及最优条件的考察,并考察了这一系列纳米材料在固体推进剂中的高能组分高氯酸铵(NH4ClO4,AP)的燃烧过程中催化性能应用,为固体推进剂中催化剂的使用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利的依据,具有实际的研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