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影响开发背景下广州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oba9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宜居的生态环境是“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体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城市降雨径流得不到控制,造成了包括城市水生态、水资和水安全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应对城市雨水径流量和水质等问题,人们开始关注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不断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雨水管理模式。通过对低影响开发及相关措施的研究,发现城市湿地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和恢复城市水循环系统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城市湿地公园作为一种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具有水净化、水收集和存储、防洪减灾、调节城市小气候、休闲游憩和科普教育示范等功能。本文通过梳理并建立一系列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技术要点,在城市湿地公园设计中采用LID技术手段,将城市湿地、水系、雨水等联系成为一个有机体系,减小城市建设对城市生态循环系统的负面影响,以期为城市湿地公园及其他城市绿地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本文首先在梳理低影响开发、城市湿地、城市湿地公园的概念和绿色基础设施、景观生态学、湿地生态修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城市湿地公园在低影响开发背景下的建设意义。其次,结合广州南沙湿地公园、广东花都湖国家湿地公园、广州大观湿地公园、香港湿地公园、伦敦湿地公园等案例研究和分析,将低影响开发理念和技术融入城市湿地公园的设计中,从城市湿地公园的功能分区划分、水体空间形态优化、水循环与水系统设计、地形和竖向设计、湿地植物的选择、以鸟类为主的动物栖息地营造、湿地科普教育设施设计、渗透铺装设计等方面阐述城市湿地公园的设计要点。最后,本文选取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项目对论文中的低影响开发背景下城市湿地公园设计技术要点进行实践和应用。文章对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设计地块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现状分析,包括区位分析、气候条件分析、交通现状分析、城市居民分析、地形地貌分析、水文条件及排涝分析、土壤条件分析、现状植被和植物景观分析等。结合现状分析研究成果,通过恢复海珠湿地的水文条件和通过污染控制来改善湿地的水环境质量;通过合理地形改造和应用湿地塘、雨水湿地等技术措施,发挥湿地防洪蓄水的作用;通过营造水适应性的植物群落、海珠湿地公园典型动物栖息地、增强立体空间、增设科普宣传教育设施、布局湿地环境保护设施等技术手段,构建完整的生态基础设施,拟建设成广州市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文献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城市公共文化生活的发生场所。随着近年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公共开放空间逐渐不能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加的户外活动需求。城市空间作为户外生活的容器,难以随着城市生生活的变化而随时更新。在城市家具的设计要素中,使用功能直接影响城市文化生活的形成。因此,从城市居民的户外活动情况、活动需求和城市家具的使用功能现状出发,分析城市开放空间中城市家具的使用功能存在问题,并给出合
学位
随着国家对国土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日益重视,风景园林资源的保护与管理相关研究逐渐成为学界热点。岭南园林作为中国三大园林类型之一,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岭南风景园林遗产。其中,英石作为园林营造资源的同时具有风景园林遗产属性,是具备典型性的岭南风景园林遗产之一。受限于国家资源管控政策与英石自身不可再生属性的限制,英德当地在维持当地生态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前提下,对英石的遗产价值研究和资源管理需求日益增强。本研究从
学位
近年来,城市的洪涝灾害愈发严重,并已逐渐成为影响园林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园林植物对水涝胁迫的响应却各不相同,部分合理配置的植物能很好适应水涝环境。因此,如何科学、生态地配置园林植物使其适应未来不确定的城市水涝灾害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单凭以往逐一筛选耐涝性植物的方式或许已无法满足景观多样性和生态性的要求,目前亟待需要从新的角度研究探寻园林植物群落的营造新方式,以满足将来不断增加的城市
学位
当前城镇化发展步伐加快,城市土地资源紧张,绿地面积减少,高楼大厦林立,高架路桥纵横。因此,垂直绿化已成为城市居民关注的热点和园林景观应用研究重点。广州市为广东省会,是华南地区代表性城市,其垂直绿化应用相对较早,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但目前在垂直绿化中,存在着植物品种应用较少、应用范围不广、景观评价技术体系不完善以及养护成本相对较高等诸多关键技术和发展问题。为此,本文以广州市越秀、
学位
乳源西京古道是南粤古驿道中粤北秦汉古驿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凿于近两千年前的东汉时期,是岭南与中原沟通的最早的古驿道之一。广东省自2016年以来,大力推进南粤古驿道的保护恢复及活化利用工作,科学地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是古驿道保护恢复及活化利用的重要前提。首先,本文梳理了山水美学的发展脉络、功能取向、内在精神和表现手法。其中,山水美学的功能取向分为:宜游、宜居、宜学、宜农。内在精神分为:天人合一、诗情画意
学位
近年来,伴随城镇化进程引发的环境、食品健康等问题,可食用景观在国内逐渐兴起并迅速发展。在高密度城市背景下,屋顶可食用景观是都市农业推广和发展的有效路径,不仅起到降温增湿、节能减耗的生态作用,且有效促进社区互动与都市环境教育,倡导可持续生活模式。广州作为典型的高密度城市代表,在屋顶空间推广可食用景观仍面临很多挑战,如屋顶种植技术的推广、公众参与、政策支持等。本文主要从种植技术与规划设计的基本问题出发
学位
我国陶瓷文化历史悠久,传承、融入了中国人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性格,寄寓着中国人最传统的审美情怀与审美观念。景德镇瓷文化具有浓厚的江西地方特色,蕴含着深厚的历史、传统、文化和艺术韵味。本文将在全方位解读景德瓷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如何通过现代设计手法将景德瓷文化应用于景观营造设计中,阐述景观营造设计文化媒介的表达应用方式,研究如何结合地域特色、文化优势来实现文化景观设计的创新,实现历史文化、地域特色文
学位
景观营建中的集体记忆产生于自然与人文动态作用的过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在自然与人文方面的双重不重视曾一度使集体记忆在城市中消失,记忆主体失语,城市失去辨识度,与自然环境呈现生态对立。公园城市概念的提出,为城市与自然山水环境共融提供了山水骨架。通过对市域范围中区域公园群,城市公园群以及绿道系统的梳理,为城市引入自然,实现区域与城市的深度融合。集体记忆作为城市景观建设中反映地方性特色的要素,
学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聚集的地方我们称之为古村落,它是展示农村与城市历史文明的重要代表,是不能再生及复制的历史财富及宝贵资源。“广东古村落”是“南粤文化”的结晶体、活化石、符号象征及标志,吸引了无数的游人纷至沓来。惠州现有古村落六十多个,在2015年广东省公布的第四批古村落中涵盖了惠州的28个古村落,它们被评选为2015年的“广东省古村落”,在全省21个地级市中名列第二。许多古村落聚
学位
随着我国迈向后工业社会,社会面临的高度复杂性、高度模糊性与高度不确定性的风险上升。2018年3月,设立应急管理部。将分散于各部门的应急资源和力量整合起来,形成统一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在我国应急管理发展史上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凸显了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应急管理事业在新时代翻开了新的篇章,是我国亟待完善的新领域。各部门应急救援职责的物理叠加如何发生化学反应,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尤其地方政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