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探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hey_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时代的到来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这种发展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不均衡发展,它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危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生态灾难。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匮乏,特别是长期采取高投入、高产出、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生态环境已不堪重负。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至此,生态文明成为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之后新的执政理念和文明形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育人的“内化”为人的思想和理念,“外化”为人的行为和习惯的基础和必修课程,作为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应顺应时代潮流,关注其生态价值及其实现,为和谐社会构建增加思想上和精神上的保障。本文主要分三部分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问题。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概念。通过价值、生态价值的概念分析层层递进落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上来。第二部分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的功能和作用机制。主要是从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方面的“联接点”来论述的。包括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谐生态环境中的导向功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态意识培养中的双向渗透功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态行为养成中的道德规范作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态人生成中的育人功能。第三部分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的实现路径。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外化、他律、自律的独特视角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首先,加大教育和自我教育力度,将生态意识内化于心,形成生态认知,增强生态情感,坚定生态信念,锤炼生态意志;其次,加大实践力度,将生态认同外化于行,形成积极的生态行为和良好的生态习惯;再次,加大他律力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建设的制度化;最后,社会个体要加大自律力度,自觉提高自己的生态素质。总之,新形势下,生态价值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思想上重视,理论上研究,实践中贯彻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以共建人类生态文明。
其他文献
本文从中华民族建设这个大课题中选取中华民族文化建设角度为切入点,以中华民族建设的内在需求和自身所具有的特征出发,站在文化发展战略与中华民族建设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基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因而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新课程要“面向每一个学生”,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成为教师迫切需
已有的对晚清民初知识分子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其中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大多数研究者在个案研究中颇能注意到个体早年经历对其人格或思想观念的影响,然而在群体研究中却常常忽视
目的:探讨消肿活血汤配合TDP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及对腕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患
中国自古以来,有一种长年居住在水上的族群,称"蜑民",但在闽江流域者,自称"曲蹄"。这一族群的活动范围,仅限于闽江流域的内河及闽江口附近的海域,他们的活动甚至可推早到史前
<正>目前中药防治糖尿病备受关注,中药有效组分对糖尿病及其过氧化状态的防治作用成为研究的热点[1],本文旨在观察复方中药组分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性,同时探讨其抗过氧化作用的
虚拟现实技术是近年来在计算机领域引起广泛关注的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21世纪高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三维建模技术是虚拟现实中最重要的技术领域,也是虚拟现实技术中的关
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是,契丹人于十世纪初为记录契丹语而创制的两种文字。其与汉字一并通行于辽朝境内,长达二百余年。金灭辽之后,契丹文在金朝初期,仍被沿用了数十年之久。迄
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产的前提条件。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安农则安天下”。在现代,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因此,农业应是国家经济发
1953年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的成立曾被泰国强指为中国蓄意对泰国进行侵略的证据,由此引发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泰关系中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问题。实际上,这一问题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