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广告中的性别形象研究——以2000-2004中国广告节获奖电视广告为样本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择广告中的性别形象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从社会性别角度明确了相关概念,并对该领域国内外的文献作了专题回顾。作者以新世纪头五年(2000-2004)中国广告节的获奖电视广告为研究文本,综合运用传播学、社会学理论,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对广告中的性别形象进行研究,结论发现:(1)电视广告选择性地表现了女性的外形、年龄、女性与他者的关系和女性的职业等因素;(2)对比女性现实的生存状态,电视广告中的女性未能反映出女性的真实形象,女性的刻板印象依然存在。 针对以上问题,作者提出了塑造中国广告新女性形象的目标,作者专门建构了中国广告市场的蜂窝模型,以期全面解析塑造广告形象的广告市场六大作用力和相互关系。作者据此对蜂窝模型中的六支点分别提出了策略性建议。成为合格的社区公民,创建具有和谐关系的品牌特征,广告主应主动承担传播和谐性别形象的社会责任;广告公司是性别形象的主要创作者,提升性别意识要先行;广告媒体注意平衡商业利益与社会公信,切实落实法律法规;广告监管要体现行业力量,增加广告评委中女性的参与;广告学术界应拓宽研究视野,重视女性的社会均衡力量;第三方监测增加广告性别形象数据,引导广告主形成平等的性别意识。 作者最后认为,广告性别形象的和谐、平等不仅表现了广告主的社会责任,有利于广告主的品牌构建,在更深意义上,对现实社会两性的和谐相处、社会的和睦、人类的和谐发展都意义重大。
其他文献
哈贝马斯在当今人文学科中享有很高的学术声望。随着公共领域和交往行为理论的发展,各个人文学科都在积极地探索该理论以从中吸取营养以充实自身学科的内容,传播学也不例外。传
人类创造的文化总是在不断得完善和发展,发生着变迁。影响文化变迁的因素有很多,但无论是文化的演变还是涵化,我们总能看到信息传播之于文化的影响。 客家围屋文化作为汉民族
作为民族资产阶级的自由报人,成舍我更是一位实用家而不是理论家。他的身上体现了近现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特点:他们受到传统的儒家思想的教育,又接收了先进的西方文化;他们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