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进入21世纪后,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已成趋势。因此,重视知识重视人才已成为一种时尚。我国成功加入WTO之后,伴随着中国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中国教育如何面对WTO培养出适应新世纪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是我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已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与当前世界上其它国家相比,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还远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基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近年来,世界各国往往都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增强国力,积蓄未来竞争力的战略加以推行。为此,大力调整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成为我国新时期的首要任务。基于此,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的实际,综合运用文献法、比较法、调查法、历史研究法等多种教育研究方法,多层面对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所蕴涵的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教学理念进行分析研究,比较系统的阐释了教学创新的具体策略。 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该部分主要对教学创新的基本内涵进行了详尽的阐释,进而归纳总结出教学创新过程中应遵循的几个原则及特点。 第二部分:该部分主要探究理念、教育理念的渊源与发展,分析了目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所蕴涵的一些崭新教育理念,并就如何在教学中予以体现这些新理念,提出了不少比较科学的创新设想。 第三部分:该部分主要侧重于对教学目标基本内涵的研究,详尽研究并揭示了传统教学目标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新课程的要求,本文就如何实施教学目标创新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见解。 第四部分:该部分对传统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就如何克服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创新策略。 第五部分:从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入手,探究了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如何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 第六部分: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探究了教学评价的创新,无论是从教师的角度,还是从学生的角度都应该以发展性评价为主,而不是注重终结性评价。 第七部分:系统的对全文给以总结,并对教学创新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