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时代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开发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同时影响产品开发过程的因素也日益复杂化与专业化。因此设计分工的细化,考虑因素的众多,设计大师的概念也日趋符号化,单凭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再完成系统化的设计过程;团队化和工程化的作业模式也早已取代了设计大师单独应对的工作方式。设计作为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竞争力,不仅要很准确掌握市场信息,同时也要使得设计出的产品能够进入实际的批量生产阶段。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特定的行业背景下,产生了特定的行业生产链。要了解设计与生产的关系,首先要了解企业是如何定义设计的,同时了解企业的功能构架,设计在这个构架中所处位置,以及设计的具体流程。在现阶段,以国内与产品设计相关的生产单位包括:只负责生产OEM,自主设计生产但不拥有品牌ODM ,拥有品牌的OBM,拥有行业标准的OSM,和主要负责设计的Design House.从宏观来说,设计与生产不可分割,从微观来说,制约与影响设计生产化的因素错综复杂。在我国现阶段,消费类电子行业是一个以知识,技术,科技为主导;自动化高;产品零件品种,型号繁多;设计制造速度快;质量要求高;分销和物流管理能力较差的行业。因此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不同生产单位中的设计部门如何控制设计出产品的质量,使得设计部门更快更好更顺利地与生产部门衔接,就成为日益重要的问题。设计部门的前期工作中必须准确地反映出市场与用户的准确需求,后期工作也要使得其设计方案更加接近生产的标准,能更加快速地通过新产品导入环节。但在很多案例中新产品导入环节的反复推进,浪费了很多资源成本。因此不停的检验结果的质量,不如在设计过程中就开展控制质量的问题。控制设计质量,就要首先了解产品的开发流程和管理模式,以及最后评判质量的标准。了解了开发流程和管理模式就可以掌握流程中关键的控制点;了解了评判质量的标准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在设计过程中控制质量的生成。举例说就是在设计的全过程中,掌握产品的合格检测标准,加工,材料,装配,结构工艺等等,并通过色彩,质感,结构造型等等设计手段在产品开发的前期将设计质量提的更高,方便了后续的批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