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比蒙汉族青年下颌第三磨牙在发生率、阻生率、正位萌出率、轴倾角度和磨牙后间隙等方面的差异,分析出现差异的可能原因,建立本地区蒙古族青年上述指标的参考值范围,为预测本地区蒙古族及汉族青年下颌第三磨牙能否正常萌出以及判别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是否应当早期预防性拔除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指导临床上为蒙汉族青年区别制定相对最合适的矫治方案,最大程度保持患者牙列的完整性。 方法:于2009-2015年前来内蒙古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7-25周岁的蒙古族和汉族青年各35名,根据民族和性别分为四组,拍摄正畸前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及曲面断层全景片,将其在硫酸纸上进行定点、描记,记录下第三磨牙的发生、缺失、阻生、正位萌出等情况,然后完成下颌第三磨牙与牙合平面角度、与第二磨牙角度、磨牙后间隙等指标的测量,测量工作由同一医师在四周以内进行两遍,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20.0版本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无论蒙汉族,所得第一次及第二次数据在经过统计学分析后无明显差异,可合并数据;2.无论蒙汉族,曲面断层片测得男女左右两侧第三磨牙倾斜角及磨牙后间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合并左右侧数据;3.第三磨牙发生率:蒙古族整体第三磨牙发生率为93.57%,汉族为86.4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蒙古族及汉族的第三磨牙发生率均无明显性别差异,但蒙古族与汉族同性别之间进行比较,男性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存在,蒙古族女性第三磨牙发生率明显高于汉族女性;4.第三磨牙正位萌出率:蒙古族第三磨牙的正位萌出率为72.52%,汉族则为45.45%,蒙古族较汉族而言第三磨牙的正位萌出率显著增高,其中尤以下颌第三磨牙蒙汉差别更为显著,汉族为4.69%,蒙古族为51.47%;正位萌出率在蒙古族和汉族组内无显著性别差异,但蒙古族女性较汉族女性则有显著增高;5.蒙古族与汉族除了M3-OP无明显的差异存在以外,RMS/M3、M2-M3、头颅侧位片RMS均为蒙古族大于汉族,其中,代表磨牙后间隙的两个测量指标:RMS/M3的蒙古族正常值为0.802±0.277,汉族为0.456±0.232;头侧RMS蒙古族的正常值为6.77±2.28mm,汉族为3.50±1.98mm,差异显著;6.同民族组内不同性别比较而言,汉族各项指标无性别差异存在,蒙古族女性的下颌第三磨牙相对于牙合平面较蒙古族男性更为直立,余三项指标无差异;7.不同民族同性别进行比较:蒙族男性的四项测量指标均显著大于汉族男性;蒙汉女性之间则除M3-OP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差异明显。 结论:1.蒙古族与汉族人群的第三磨牙在发生率、正位萌出率等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蒙古族人群第三磨牙及下颌骨的退化程度较汉族人群低;2.从第三磨牙的轴倾角度及曲面断层片和头颅侧位片上的磨牙后间隙来看,蒙古族青年第三磨牙正位萌出的可能性更大,下颌第三磨牙的正位萌出率更高,临床正畸治疗设计时,可考虑对蒙古族人群采用拔除第三磨牙的方式矫治轻度拥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