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uax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不少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消极文化层出不穷。校园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肩负着传播正能量文化的重任,旨在培育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四有”新人,因而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已成为当今各个学校建设的主要任务。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学生的可塑性很大,求知欲以及对外界的好奇心也十分强烈,辨析能力较弱,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可以升华学校灵魂,提高学校的文明程度。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应根据学校师生的民族构成,学校的成长背景以及所推崇的精神核心来定位自己的校园文化,构建出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而不是盲目效仿他校的校园文化。本论文通过文献法、问卷法以及实地调研法,就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现状进行探究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参考。论文主要从以下六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为绪论,该部分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核心概念界定以及文献综述。第二部分主要是理论探讨,从校园文化内涵、中小学校园文化的主要功能以及民族地区中小学建设校园文化的意义与价值开展。第三、四、五部分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第三部分是以四所项目校为调查样本,对四所学校进行现状考察,对调查结果进行全面梳理分析。第四部分是从物质、精神、制度、活动、民族特色五个维度提出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第五部分是针对各个层面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其他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第六部分是本研究的结语,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并归纳出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云南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造成了地质灾害发生频发。2018年9月2日云南麻栗坡县猛硐河流域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10多人死伤,11人失联,建筑损毁、河道淤埋、基础设施破坏,直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互联网教育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与班级授课制为主的传统教育不同,互联网教育不仅颠覆着以往的教学模式,更给传统教师带来了许多困境。教师压力增大,角色
针对《信号与系统》课程的理论性强、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并结合当代大学生快易趣的学习特点,采用新型混合式教育模式来提高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质量。
利用水热法合成铜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u3(BTC)2),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等表征其形貌、结构和热稳定性。按照一定比例将Cu3(BTC)2、碳糊和离
本文在分析时事政治关注特点的基础上,从内容、途径、频度、判断四个方面设定了大学生的评价指标,通过对衡阳师范学院的大学生时事政治关注度的问卷调查,并运用统计分析法评
农民要致富,素质能力要先行。文化素质要上升,生产技能要精通,管理能力要具备,才能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提高素质能力,要通过学习、通过培训逐步提升。到哪去学习,有了一个新的学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