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的毒力因子通过食管癌细胞的受体分子——溶质运载家族蛋白7成员11(solute cart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xCT)调节食管鳞癌细胞谷氨酰胺代谢的机制研究。通过寻找P.gingivalis入侵宿主食管癌细胞的受体分子作用靶点,为P.gingivalis阳性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8207302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的毒力因子通过食管癌细胞的受体分子——溶质运载家族蛋白7成员11(solute cartier family 7 member 11,SLC7A11,xCT)调节食管鳞癌细胞谷氨酰胺代谢的机制研究。通过寻找P.gingivalis入侵宿主食管癌细胞的受体分子作用靶点,为P.gingivalis阳性感染的食管癌患者提供相关病因学和防治策略的理论依据。方法:1.通过CRISPR/Cas9技术将人类全基因组敲除文库Ge CKOv2 libraries B库质粒的慢病毒感染食管癌细胞系,对细胞基因进行全基因组敲除。识别并筛选出食管鳞癌细胞感染P.gingivalis后受到影响的细胞表面受体分子,即P.gingivalis感染ESCC所需的宿主受体分子。2.构建xCT和P.gingivalis的毒力因子FimA蛋白的过表达质粒,根据实验需要将质粒共转染至HEK293T细胞,并通过Western-blot验证其过表达情况。运用免疫共沉淀技术、Nano Bi T?活细胞实时蛋白相互作用实验及免疫细胞荧光实验探索P.gingivalis的毒力因子FimA蛋白和受体分子xCT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3.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xCT基因全身敲除的基因编辑小鼠。对xCT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C57BL/6J小鼠进行分组,并分别给予连续口腔灌注P.gingivalis,或PBS作为对照,剥离小鼠食管组织进行石蜡包埋。采用RNAscope?原位杂交技术对小鼠食管组织石蜡切片检测,统计各组小鼠食管黏膜中P.gingivalis的载菌量。4.采用qRT-PCR检测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体内谷氨酰胺合成酶GLS1的含量变化,以及在P.gingivalis感染条件下,干扰xCT对食管癌细胞内谷氨酰胺合成酶GLS1表达的影响。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0个食管癌组织蜡块中,GLS1的表达与P.gingivalis的表达,并分析GLS1与P.gingivalis丰度的相关性。使用还原型/氧化型谷胱甘肽试剂盒(GSH/GSSG试剂盒)检测P.gingivalis感染前后ESCC中GSH/GSSG的比率来判断其谷氨酰胺代谢水平。结果:1.通过人类全基因组Ge CKOv2 libraries B库筛选和高通量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与未感染P.gingivalis的对照组相比,感染P.gingivalis的样品中差异最显著的为xCT,ANPEP,ACE2,PIK3C3和TMEM41B;经细胞活力测定结果分析表明,在富集基因中,当干扰xCT时,对细胞活力降低最显著。细胞功能实验结果显示:P.gingivalis阳性的ESCC细胞中抑制或干扰xCT组的细胞迁移、侵袭能力明显低于未干扰组。2.免疫沉淀、Nano Bi T?活细胞实时蛋白相互作用实验及免疫细胞荧光实验等体外实验结果表明,xCT与P.gingivalis毒力因子鞭毛FimA蛋白可直接结合并相互作用;3.构建xCT基因全身敲除小鼠,其体内实验及P.gingivalis的原位杂交结果表明,xCT基因全身敲除小鼠食管上皮中P.gingivalis载菌量显著低于野生型小鼠;4.qRT-PCR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基因敲除小鼠给予P.gingivalis灌注后其谷氨酰胺合成酶GLS1降低;而野生型小鼠给予P.gingivalis灌注后其GLS1增高。感染P.gingivalis后食管癌细胞的GLS1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当干扰xCT时,与对照组相比GLS1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免疫组化方法发现50块ESCC组织中,GLS1的表达与P.gingivalis感染呈正相关。还原型/氧化型谷胱甘肽测定结果显示,与未感染P.gingivalis组相比,感染组中GSH/GSSG比率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细菌感染组细胞的谷氨酰胺代谢增强。结论:1.xCT是P.gingivalis入侵食管癌细胞的主要受体分子之一;2.P.gingivalis的毒力因子FimA可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分子xCT发生互作;3.P.gingivalis感染食管癌细胞后增强细胞的谷氨酰胺代谢;4.抑制xCT可能是预防或治疗P.gingivalis阳性食管癌的潜在靶点,为食管癌的病因学和防治策略的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一个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上升的呼吸系统疾病,肺动脉高压(PH)作为慢阻肺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也明显增加。目前,针对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并且治疗费用昂贵,生活质量较低,因此积极探讨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相关因素在预防肺动脉高压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细胞维持其重要生理功能主要依赖于内质网腔内蛋白折叠平衡,当此平衡被打破时可引发内质网应激,内质网应激与肺
背景: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足部出现感染、溃疡、组织的破坏,常伴有周围动脉病变和(或)下肢神经病变,属于糖尿病后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在对患者和社会构成严重负担的疾病中,糖尿病足排第10位。当前关于糖尿病足的横断面研究,集中于糖尿病足临床特征的统计分析,多未表明研究对象是否为初次诊断的糖尿病足,且随访相关的研究较少。及早筛查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和及早规范治疗,有助于降低患者截肢率,减少医疗花费。目的:通
背景: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是最常见的以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损害为特征的外周神经卡压综合征。临床上早期CTS多表现为手部正中神经分布区出现间断的夜间刺痛和/或感觉麻木,症状往往不明显,做甩手等动作可缓解,发展至中晚期CTS通常因为正中神经发生不可逆变性而治疗效果不满意,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CTS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CTS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尤其是对
背景: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是女性生殖系统中三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其在女性人群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排名第四。我国国家癌症医学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表现,严重威胁女性生殖健康,截至目前,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机制仍不十分清楚。近些年认为其发病与生殖道菌群状态具有相关性。目
背景: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全球前十位,严重威胁着女性健康。它是由不同级别的宫颈病变逐渐演变而来的,而99.7%的宫颈癌都是由高危型HPV感染引起,持续的HR-HPV感染是宫颈病变进展为癌的主要因素。近40年来,由于HPV疫苗的接种以及宫颈癌筛查手段的提高,降低了世界上约65%的宫颈癌发生率,但目前没有任何一种疫苗可以覆盖所有类型HPV感染,HPV感染的治疗也没有特效药物,且宫颈癌筛查手段各存优缺
背景: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患病率在西方国家(约10%-20%)较高,并且正在成为一个普遍而严重的全球问题[1]。胃食管反流病的高发病率加上高昂的医疗费用已经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GERD表现为一系列症状,可细分为典型、非典型的食管症状和食管外症状。虽然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轻微而且无生命危险,然而胃食管反流病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2]。有持续性反流症状的患者在接受抑酸制剂治疗后,
背景: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由高能量外伤引起脊柱骨折或脱位所致的脊髓神经损伤疾病,脊髓损伤会严重损害患者的感觉和运动等自主神经功能,给社区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脊髓损伤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脊髓损伤,原发性脊髓损伤通常是可以预防或可逆的,继发性脊髓损伤可加重损伤程度,限制恢复过程,并伴有强效的炎症反应、神经元坏死和细胞凋亡。尽管各种治疗策略已被应用于脊髓
目的:通过检测TGF-β和PEDF在高度近视CNV(Myop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mCNV)患者、高度近视患者、CNV患者和对照组房水及血清中的含量,探讨房水及血清中这两种因子表达水平与这四组患者的相关性,希望为高度近视CNV病变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眼科住院患者共80例作为试验组,将其分为四组,高度近
背景:心血管疾病(CVD),包括冠状动脉疾病,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死因之一,几十年来CVD一直是我国以及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普遍疾病类型,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发生频率,2型糖尿病的总人数与肥胖症的总人数,正在连续且急速的上涨。随着我国老龄化压力逐渐增大,CVD问题的人数量不断的增长,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CVD。目前以传统危险因素为重点的防控管理显然不足以遏制。因此,许多专家想要在临床项目研究上有突破
目的: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与食管癌细胞线粒体自噬的相关性,阐明P.gingivalis通过磷酸化UNC-51-样自噬激活激酶1(unc-51-like authophagy activating kinase1,ULK1)介导NOD样受体家族成员X1(nucleotide blinding domain and leu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