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旅游消费能力逐渐增强,对旅游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自助游已经成为人们主要出游方式之一。交通作为连接旅游节点的重要纽带,是旅游者完成自助游的必要条件。厦门市是国内主要自助旅游目的地之一,旅游业发展迅速,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旅游空间结构失调、交通拥堵等问题,而交通可达性与旅游流是交通与旅游空间结构重要的表现形式,讨论两系统间的空间结构耦合及协调度对旅游目的地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本研究从旅游地理学和交通地理学的跨学科视角出发,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可达性模型和空间计量地理等分析方法,对厦门市自助旅游流空间结构、网络结构演化、交通可达性的发展水平进行探讨,通过对厦门市自助旅游流与交通可达性的发展水平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借助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借鉴耦合评价模型,对其耦合及协调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1)厦门市旅游流节点呈现典型的集聚分布。厦门市旅游流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空间扩散趋势为以厦门大学、南普陀寺为核心,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递增。(2)厦门市旅游流网络结构演化呈明显快速扩张态势,旅游者空间活动范围不断增大。以厦门本岛内旅游节点为核心,核心区与边缘区旅游节点发展中出现部分脱节现象。(3)厦门市路网交通距离可达性表现良好,而公共交通线路结构不合理,综合交通可达性空间格局形成以厦门本岛内旅游节点为核心,向外围地区如翔安区、同安区、集美区、海沧区等辐射的圈层状空间格局,具有典型的距离递减特征。(4)厦门市自助旅游流与交通可达性的方向分布大致相同,长轴呈现“东北-西南”走向,但分布空间差异显著。(5)厦门市旅游节点网络发展水平与其交通可达性的耦合度差,整体协调度低,处于初步协调阶段,两系统之间紧密度欠缺,交通的发展优于旅游流的发展,两系统间未实现同步发展。根据分析结果,厦门市旅游与交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结构失调、耦合度差等问题。针对此,重点提出关于优化旅游流网络结构与完善旅游交通可达性等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强行政区旅游龙头建设工作的推进,提升核心节点对周边节点的带动力。同时,科学规划厦门市旅游交通路网布局,构建立体旅游交通体系,加强旅游、交通部门之间的管理合作,响应智慧旅游,智慧交通号召,提升厦门市旅游发展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