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分泌功能紊乱及胰岛肝X受体α(Liver X Receptorα,LXRα)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而阐明胰岛肝X受体α表达异常是否和胰岛细胞分泌功能紊乱有关。
方法:
1.将40只雄性WISTA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NC)组10只、肥胖(FAT)组10只及糖尿病(DM)组20只。
2.NC组大鼠给予国家标准啮齿类动物饲料喂养24周,FAT组和DM组大鼠给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12周后,进行糖尿病大鼠造模,即DM组按25~35mg/kg体重分2~3次腹腔注射10mg/ml STZ溶液选择性破坏部分胰岛细胞以诱导糖尿病的发生,以注药72小时后大鼠尾静脉取血测随机血糖≥16.7 mmol/L为成模标准;FAT组大鼠则按30mg/kg体重腹腔注射柠檬酸盐缓冲液作为对照。糖尿病大鼠造模成功后FAT组和DM组继续予以高脂高糖饲料喂养12周。
3.糖尿病大鼠造模后第12周,用0.4%戊巴比妥钠麻醉各组大鼠,开腹从下腔静脉取静脉血测定并且比较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血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血甘油三酯(Triglyeride,TG)、血胰岛素(Fasting serum insulin,FINS)水平的变化。计算并比较各组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ISI=-ln(ISI)。
4.处死大鼠,取出胰腺组织及分离胰岛细胞,分别用荧光定量PCR(SVBR(R)Green)及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胰岛细胞肝X受体mRNA和蛋白的表达。
结果:
1.分组前,各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及体重无差异。成模后DM组大鼠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等症状比较明显。DM组大鼠体重明显低于FAT组和NC组(P<0.05)。FAT组体重明显高于NC组(P<0.05),平均增高约70g。DM组及FAT组FBG、TC、TG水平较NC组明显升高,(P<0.05);DM组大鼠FBG、TC水平较FAT组也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TG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FAT组FBG水平与NC组无明显差异(P>0.05)。胰岛素抵抗的判定用胰岛素敏感指数ISI(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1/(FIN X FBG),FIN单位为mIU/L,FBG单位为mmol/L,取自然对数使其正态化后进行分析。DM组与FAT组大鼠ISI明显低于NC组(P<0.05),DM组的ISI比FAT组更低(P<0.05),表示出更加严重的胰岛素抵抗。
2.DM组与FAT组、与NC组比较胰岛细胞肝X受体αmRNA表达分别上调约3倍、12倍(P<0.05)。FAT组与NC组比较胰岛细胞肝X受体αmRNA表达上调了约4倍(P<0.05)。
3.免疫组化统计结果显示在胰岛细胞内LXRα的蛋白表达DM组和FAT组较NC组都有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DM组与FAT组比较蛋白表达上调的程度也有差异(P<0.05)。
结论:2型糖尿病大鼠和胰岛素抵抗的肥胖鼠胰岛细胞肝X受体α表达都有明显上调,并且随着糖尿病病情发展呈现渐进的趋势。胰岛肝X受体α表达异常可能是促进胰岛细胞分泌功能紊乱及2型糖尿病的形成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