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儒家美学思想体系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进而对中国古代文人园林的造园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儒学基因。强调了在由早期宗教法术向理性思维转化的过程中,正是由于孔子继承了古代山水美学的萌芽思想和礼乐文化传统并加以创造性发挥,从而使儒学与园林美学结下不解之缘。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文人园林的贡献,一是系统提出审美规律、原则以及对审美观照方式的深刻把握;二是构筑了以“乐”为核心的理想人格摹本。儒家思想不仅为后来的文人园林美学奠定了发展方向和基础,也为士人的人生道路提供了仕、隐、出、处的多元价值取向。同时,本文由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存在的士大夫与集权制度之间的矛盾入手,详细阐述了文人园林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趋势,以及最终走向衰颓的必然性,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儒家思想在这整个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