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拉尔夫·埃利森(Ralph Ellison,1914 -1994)是美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最重要的黑人文学作家,同时是一个卓有成效的美国文学评论家,还是20世纪美国文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他对美国黑人文学和美国文学作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在整个美国非裔文学创作及文学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拉尔夫·埃利森在自己的文学创作、文学评论和文化评论中表现出超前的文化思想,与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艾伦·洛克的文化思想一脉相传,又对托尼·莫里森、伊斯米尔·里德和亨利·路易·盖茨等一大批当代著名黑人作家和批评家产生深远影响。拉尔夫·埃利森以美国现代作家的身份出现在世界文坛,文学界普遍认为,其《无形人》的问世标志着黑人文学脱离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文风,迈入了现代文学的殿堂,但值得注意的是,拉尔夫·埃利森对美国非裔文学的里程碑式贡献还远不在此。本文拟在文化研究的视野下观照拉尔夫·埃利森的文学创作、文学思想和文化思想,探讨其多元性的文化内涵及意义。论文共由六章组成。第一章将拉尔夫·埃利森文学现象的出现放在美国黑人文学发展的历史链中进行考察。本章主要运用哈罗德·布鲁姆的“影响的焦虑”理论,从讨论理查德·赖特的自然主义抗议小说入手,探讨美国黑人作家詹姆斯·鲍德温向自己文学创作的引路人、当时美国黑人文学代表人物理查德·赖特发起猛烈攻击的原因,意在揭示鲍德温在文学上的“弑父”不仅与他个人生活中的“弑父”情结相关,更深层的动因则在于当时美国黑人文学正经历着由赖特式的“抗议小说”向拉尔夫·埃利森为代表的新型黑人文学转向。鲍德温在描写黑人人性、展示黑人文化、提升黑人文学的艺术水平、探索种族歧视与冲突问题等方面,都提出了超越赖特的抗议文学主张,但他本人的思想观念和创作实践又还存在诸多自相矛盾之处,新型黑人文学直到拉尔夫·埃利森的《无形人》问世才得以正式确立。第二章重点围绕犹太籍美国左翼文学评论家欧文·豪与拉尔夫·埃利森关于意识形态与艺术美学上的争论展开。在这场论争中,欧文·豪主要抨击的对象詹姆斯·鲍德温基本上保持沉默,而被抨击的次要对象拉尔夫·埃利森却立即做出反应,写下了洋洋洒洒的《这个世界和这个大罐》和《隐含的姓名和复杂的命运》,就黑人文学作家之家谱、尼格鲁作家的职责与尼格鲁文学的发展方向等重大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独到见解。拉尔夫·埃利森早期非小说及小说创作中一以贯之的艺术美学观、拉尔夫·埃利森对美国文化问题的剖析,以及对美国黑人文学创作的艺术提升,都是他赢得这场文学之争的关键。同时,美国黑人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第三章集中讨论了拉尔夫·埃利森对人性的剖析。在美国,关于黑人是否也和白人一样具有正常人性的争论,从18世纪美国奴隶制时开始,一直延续至今,也直接关涉到美国发生的种种社会冲突和矛盾。在美国历史上,白人往往通过否定黑人人性以达到其高人一等的目的,而黑人知识分子则不遗余力地为黑人的人性辩护。拉尔夫·埃利森通过对梅尔维尔、福克纳和马克·吐温等19世纪美国经典白人作品的解读,赞赏了这些作家在肯定黑人人性时表现出的人道主义精神;同时运用高度象征性和颠覆性的语言,展示了黑人的人性,揭示了白人的非人性;并通过“斯芬克斯之谜”典故的阐释,对普遍意义上的人性作了探讨,体现了作者对所有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的关注,从而超越了以斯陀夫人的小说为代表的注重道义的宣传的传统文学,以及以理查德·赖特的创作为代表的注重态度强硬的抗议与暴力的表达的自然主义文学,体现出回归与提升19世纪人文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精神的创作倾向。第四章专门探讨了布鲁斯音乐在拉尔夫·埃利森文学创作中的运用。布鲁斯音乐与拉尔夫·埃利森的文学创作之间有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布鲁斯音乐是爵士乐的雏形,作为一种音乐形式,它在美国的起源与发展过程见证了黑人在美国坎坷不平的生活经历。经典的布鲁斯音乐和成功的布鲁斯歌手将这种艺术形式升华为一种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精神的生存方式。拉尔夫·埃利森不仅从布鲁斯音乐旋律中看到这种表现生存方式和展现生命哲学的途径,还从中意识到了黑人音乐的文学潜能。他率先将这种文学潜能成功地转化为一种文学行为,原创性地将布鲁斯音乐运用于文学批评和小说创作中,在美国黑人文学史上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也为20世纪美国黑人文学走出自然主义抗议文学的窠臼、走向一种新型文学奠定了基础。本章主要通过对拉尔夫·埃利森评论性文章《理查德·赖特的布鲁斯》和小说《无形人》的分析,论证拉尔夫·埃利森是如何从布鲁斯音乐中获得一种哲学和表现手法上的灵感和启发,如何将其作品人物的个人不幸转化为一种布鲁斯的语言代码,进而揭示拉尔夫·埃利森作品的多种思想内涵及其对美国种族问题的深度思考。第五章主要探讨拉尔夫·埃利森的文学创作、文学评论和文化评论中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倾向的渊源。首先比较了理查德·赖特式的自然主义抗议小说与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西奥多·德莱塞为代表的美国白人主流文学中的自然主义文学创作之间的内在关联及差异,旨在揭示理查德·赖特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中自然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杂糅的特征,力求对理查德·赖特的文学造诣和贡献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然后探讨拉尔夫·埃利森对赖特的超越,阐述拉尔夫·埃利森文学创作之“绕道而行”,从而凸现出拉尔夫·埃利森文学创作、文学评论和文化评论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特征。第六章主要通过文本分析,展示拉尔夫·埃利森文学创作、文学评论和文化评论中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具体表现。笔者运用德里达的“白色的神话”和罗兰·巴特的“解神化”理论,探讨拉尔夫·埃利森对西方神话仪式中黑白对立的解构,揭示拉尔夫·埃利森文化思想和文学叙述手法的独创性与超前性。拉尔夫·埃利森《无形人》的中心隐喻“无形性”,是作者对美国黑人文化及其价值观长期思考的结果,这一隐喻标志着美国黑人文学创作由注重意识形态的抗议小说,朝注重艺术美学的现代小说转向。这一转向着重表现在作者对欧洲黑白二元对立神话和美国南方社会仪式的解构,以及作者创作中祖先在场的文学叙述手法的运用。拉尔夫·埃利森对神话和仪式的重新发现和阐释,是作者的文化思想在文学创作中的集中体现之一,也是对20世纪30年代盛行的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黑人问题的有力反拨;而祖先在场的文学叙述手法则有助于美国种族主义者重新审视自己的身份和美国文化,有助于破解“无形性”被曲解的含义和真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