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学科的知识与发展对整个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发展都具有及其重要的价值。经典力学的建立更是为近代科学和技术的起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高中教学而言,物理学科也有着重要意义。从高考的角度讲,“3+1+2”的新高考模式实行后物理的大学专业覆盖率在各学科中高居榜首;从学生的培养角度讲,物理能够综合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这些能力的建立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极大帮助。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知识储备和能力基础,高中物理在教学设计上把动力学作为高中物理学习的第一步。加上动力学在高中物理知识和高考中占据半壁江山的特殊分量,成为了高中物理的基石,奠定了整个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在高中物理中至关重要。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尽管教材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高中生的学习基础和智力发展情况,但学生动力学的学习成绩经常达不到预期效果,学习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极大的影响了动力学的教学效果,牵动着教师和学生的心。为了提高动力学的教学效果,同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笔者决定对高中生在物理动力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加以研究,探索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笔者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后,深入分析和研究调查数据,探索出小组讨论式课堂教学模式、多种教学手段并用、个性教学方案和笔记训练等教学策略。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了对比实验的方式对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思维能力和学习成绩都有良好的效果。本文共七章,第一章在论述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价值后,将通过高中物理动力学实际教学和学习现状引出研究问题,根据问题确定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并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共三种研究方法。第二章将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概念界定,并介绍研究中采用的理论依据。第三章将主要描述笔者对所在中学高中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及对所得数据从学生内因和外因两方面进行初步处理,得到学生的基本情况。第四章和第五章在第三章的基础上,将通过深入分析调查数据,总结学生在动力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普遍困难,从内因和外因两个角度系统分析问题的成因,然后以此为基础分别从教师、学生、学校和家庭的角度探索应对策略,并做详细论述。第六章是对前述研究策略的实践验证,笔者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验证了策略的有效性,同时总结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出应用建议。最后一章是后记,对整个研究过程做出客观分析,对教学策略的优势和研究过程的不足做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