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学获得了重要的发展并受到广泛关注。但是至今区域经济学还不是一个完善的学科,特别是经济区域形成理论尚不完善。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对经济区域形成的研究主要遵循两条线索。一条线索是以区位论为基础的研究,另一条线索是沿着分工深化思路的研究。然而这两条线索均未能顺利地克服均质空间的假定和现实中经济区域非均质性的深刻矛盾,没有得出经济区域形成的微观基础。本文试图从经济功能区的视角探讨经济区域的形成理论。经济功能区概念的提出对于内在地统一均质与非均质的矛盾,奠定经济区域形成的微观基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经济功能区作为经济区域形成的微观基础和关键步骤,是以区位优势要素为基础,依赖或偏好该要素的经济活动主体在一定范围内聚集,形成的相对均质的经济空间。经济功能区体现了空间分工的深化和经济主体聚集方式的变迁。一方面经济功能区是经济主体区位选择形成的相对均质空间,另一方面它又是体现空间分工而构成现实中非均质区域的微观基础。这样,既解决了均质与非均质空间的统一问题,又有效协调了经济区域形成研究的两条线索,奠定了经济区域形成的微观基础。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引言,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研究中可能的创新点和遇到的难点;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在回顾了国内外对经济区域的概念之后,沿着两条线索——区位理论和分工深化——对经济区域的形成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并从经济功能区的视角对其进行评述;第三章对作为经济区域形成基本单元的经济功能区的内涵和特征做出分析,提出经济功能区是经济活动再聚集的结果和表现,体现了经济活动聚集方式的改变,经济功能区与现存的经济区、功能区、主体功能区、产业区、行政区等范畴之间存在重要区别,有着不同的形成机理;第四章以新经济地理学为基础探讨了经济功能区的形成机制,构建了两个理论模型分别讨论了经济功能区的形成机理和有规划者加入后的经济功能区区位选择决策过程,研究表明,两类产业若集中分布,则二产业之间的所有产业也倾向于集聚于此处,引入规划者以后,经济功能区的分布过程存在较为明显的博弈关系,消费者的偏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经济功能区的边界;第五章以经济功能区为基础和视角,探讨了经济区域的形成过程,由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构成的经济区域的形成,是以经济功能区的升级、分蘖和整合为基础的,经济区域形成过程中与行政区域密切相关且存在整合关系,经济区域的边界是开放与封闭属性的有机统一;第六章,在对经济区域形成的三条路径做出基本界定的基础上,分别以珠三角区域、长三角区域和京津冀区域为例进行案例分析,该处借鉴了产业经济学的投入产出方法,使用中国投入产出表2007中的产业关联数据对各区域主要城市的主要产业关联进行分析,使用arcgis9.3对各经济区域的形成过程做出大致的直观反映;第七章是结论和展望,总结全文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本文主要的创新点是:第一,进一步界定和深化了经济功能区的内涵,分析了经济功能区的本质特征。第二,对经济功能区形成经济区域的理论机理进行深入分析,使经济功能区真正成为经济区域形成的微观基础。第三,基于区位优势要素禀赋的变迁、经济活动聚集方式的改变和产业空间分布的演化,提出了经济区域形成的三条路径,并尝试使用arcgis9.3软件形象地反映经济区域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