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在2020年要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就此文化产业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而文化传媒类上市公司作为我国经济文化的重要力量,为传播当代中国优良的价值观念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本论文期望通过对文化传媒类上市公司的绩效进行评价研究,能够为我国该类型上市公司的稳定发展提供有效的实证依据,为管理者提供改善和健全公司机制的合理化建议。第一,本论文介绍了文化传媒类上市公司的基本特征和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通过其他绩效评价方法与DEA方法的互相比较,最终确定DEA方法中的BCC投入导向模型作为本论文绩效评价研究方法。第二,本人在新浪财经的行情中心找到74家文化传媒类上市公司,根据研究样本公司的相关选取原则,最终筛选出49家文化传媒上市公司2016年到2018年的财务数据作为本论文的研究样本。第三,为了让研究的投入与产出指标更加科学合理化,本论文使用灰色关联度(GRA)和相关系数相融合的方法对财务指标进行筛选,确定固定资产、应付职工薪酬、主营业务成本作为投入指标,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作为产出指标。第四,利用CCR模型和BCC模型计算出49家公司连续三年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与规模报酬,并且从这四个方面对49家文化传媒类上市公司进行横向、纵向和综合评价分析。本文利用DEA方法对我国49家文化传媒类上市公司的绩效水平进行了有效性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我国的文化传媒类上市公司的效率普遍较低,其中规模无效率是导致该类上市公司技术效率低下的主要因素,大部分公司并没有在最佳的规模点上进行生产运营。因此,文化传媒类上市公司应该采取优化资产管理、加强企业事前事中及事后的成本控制、注重技术研发和调整企业规模等有效手段,能让企业合理有效的分配固定资产、员工人数及主营成本的投入,使得企业能够用最少的投入来换取最大的产出,以此来提升公司的效率,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