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伪统治时期的奴化教育——以强制推行日语为中心

来源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L11111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北地区是清朝的发源地,由于清朝开国之初对东北地区采取“封禁”政策,一度使东北地区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方面落后于关内地区,尤其是文化教育。近代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东北地区的教育出现了较为迅速地发展。尤其是在张作霖、张学良父子统治东北时期,东北地区的教育出现了阶梯式的增长,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实现了快速发展,并且建立起几所国内较为知名的大学。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全部沦陷。1932年,日本人扶植清末代皇帝溥仪成立伪满政权,开始了对中国东北地区长达14年的殖民地统治,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各个领域实施全面的法西斯专制。在文化教育方面,为了磨灭东北人民的反抗意志,使东北真正成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侵略者积极推行奴化教育政策,大力鼓吹“日满亲善”,妄图用日本法西斯的思想和文化来同化东北民众,尤其是青少年,使他们忘掉自己的祖国、民族以及历史、文化,俯首贴耳做日伪统治下的“忠良之国民”。而强制推行日语教育,进行语言的同化,则是奴化教育的重要手段及内容之一。  日本推行强制日语政策早在日俄战争后就已经在关东州及“满铁”附属地开始实行。伪满洲国成立后,为了从根本上同化东北人民,日伪当局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法规及文件等,在各级学校强制展开了日语教育。尤其是1936年“新学制”颁布后,日伪当局公然将日语法定为伪满洲国的“国语”,列为必修科目,并通过增加日语教师,增加日语课时等手段,强制学生学习日语,不及格者不准毕业。同时,对其他术科的教师也进行日语考核,以提高教师的日语教学水平。日伪当局除了要求学生学习日语外,还在社会上设立民众讲习所,鼓励民众学习日语。政府机构也设立有语学讲习所,针对政府公务员进行日语培训,每年定期对日、满、蒙族的政府公务员进行语学考核。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把普及日语教育贯穿到伪满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以及教育现场等各个领域。  强制日语教育是日本殖民教育的一部份,其主要功能是为侵略东北,掠夺战争资源,巩固其反动统治而服务的。日本殖民统治者强制推行日语,奴化了青少年的思想,破坏了东北正常的教育秩序,给东北地区的教育事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坏及其恶劣的影响。面对日本侵略者所推行的强制日语政策,东北民众特别是青少年都是十分反感的,自发采取了各种形式的反抗措施。  综上,研究日伪统治时期的强制日语教育,揭示其罪恶本质,剖析其产生的恶劣影响,对于披露日本在东北的殖民统治罪行,回击日本右翼学者美化殖民教育的谰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对同光中兴时期的黎培敬进行了分析。“同光中兴”是近代史上极为关键的时期,经历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之后,处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之中的清王朝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是朝廷内
“中和”思想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文化中重要的哲学范畴之一,主要内涵体现在“尚中”、“时中”、以礼为标准的“中正”思想观念。这种思想运用到晚清外交之中出
针对截割头的钻进和摆动(以左右摆动为例)2种工况,在截割路线和位置移动变化等运动特性易于被直接表述的固定和动态空间坐标系中建立相应的运动学数学模型,分析得到速度、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