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水环境容量是流域水体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容量大小与其所在水体的水文条件密切相关,具有动态特征。开展流域水体动态性水环境容量的分析研究,为水与环境管理部门实施精准治污、科学治污提供技术支撑,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随着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作为黄河最大的一级支流的渭河,近年来其水质总体上能够达到国家Ⅲ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可以满足渭河入黄河国控断面的考核要求。
【基金项目】
:
长安大学2022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自然科学类项目——黄河流域生态地质环境专项重点项目“黄河流域典型水源保护区生态屏障效应研究”(项目编号:300102292903);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基于树轮资料的典型流域水-生态-经济系统演变过程研究”,(编号:SKLLQG1933,2020.1-2021.1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环境容量是流域水体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容量大小与其所在水体的水文条件密切相关,具有动态特征。开展流域水体动态性水环境容量的分析研究,为水与环境管理部门实施精准治污、科学治污提供技术支撑,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随着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作为黄河最大的一级支流的渭河,近年来其水质总体上能够达到国家Ⅲ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可以满足渭河入黄河国控断面的考核要求。但是,渭河流域地处生态环境脆弱的黄土高原,流经社会经济较发达与人口密集的渭河平原,区域性水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作为渭河支流的小韦河水体质量目前还处于地表水Ⅴ类水质标准,水污染防治形势依然严峻。本文选择小韦河流域宝鸡段作为研究区域,进行了水环境野外现状调查和多年水质数据分析,确定主要污染因子为COD、NH3-N和TP。兼顾城镇行政区划与流域自然汇水范围及水环境污染问题,将研究区域划分为7个控制单元;以2020年数据为基础,对流域污染源进行分类、分区核算,准确识别出各污染源的贡献占比。然后对小韦河流域宝鸡段干流、排污口进行水体概化,选择一维稳态水质模型,构建起动态性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并确定其模型参数,其中运用水文比拟法和降雨量相关系数分配得到各控制单元逐月平均设计流量。结合各控制单元污染物入河量,先用传统90%保证率最枯月流量为水文条件计算水环境容量,再输入设计月均流量,利用一维动态性水环境容量模型,计算得到各控制单元逐月动态性水环境容量,最后分别基于动态性水环境容量和传统90%保证率最枯月流量水环境容量核定污染物削减量,并进行对比动态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将小韦河流域宝鸡段汇水区域划分为7个控制单元。通过野外调查,水质评价,判断小韦河流域宝鸡段存在的水环境问题,识别出主要污染因子为COD、NH3-N和TP。分类分区核算出小韦河流域宝鸡段污染源主要污染因子COD、NH3-N和TP的入河量,分别为5579.69t/a、876.48t/a、116.66t/a。其中点源污染分别为2148.95t/a、330.04t/a、38.22t/a,贡献率占比40%左右;非点源污染分别为3430.74t/a、546.44t/a、78.44t/a,贡献率占比60%左右;综合判断小韦河流域宝鸡段主要污染源为非点源污染。(2)通过一维动态性水环境容量模型计算,小韦河流域宝鸡段主要污染因子COD、NH3-N和TP动态性水环境容量按月呈现出明显变化。COD在278.76t/m~861.85t/m,NH3-N在38.64t/m~115.84t/m,TP在4.95t/m~15.21t/m。小韦河流域宝鸡段动态性水环境容量主要集中在6~10月份,即丰水期,占比约60%,而全年剩余7个月仅占40%。相比传统90%保证率最枯月流量水环境容量分别增加3641.16t/a、672.71t/a、88.86t/a。其中,各控制单元COD两种容量差距接近3倍,NH3-N两种容量差距超过5倍,TP两种容量差距超过4倍。总体上都是动态性水环境容量远远大于传统90%保证率最枯月流量水环境容量。(3)小韦河流域宝鸡段基于动态性水环境容量核定的污染物削减量按月呈现出动态变化。其中COD仅7月和9月需要削减,范围在-17.29t/m~-92.46t/m,其余10个月均有剩余水环境容量;NH3-N为7月、9月和12月需要削减,范围在-5.18t/m~-15.81t/m,其余9个月均有剩余水环境容量;TP为7月、9月、10月和12月需要削减,范围在-0.88t/m~-5.67t/m,其余8个月均有剩余水环境容量。在基于传统90%保证率最枯月流量水环境容量核定的污染物削减量中,COD、NH3-N、TP需要削减的控制单元分别为6个、7个、7个,而在动态性水环境容量下COD、NH3-N、TP需要削减的为3个、3个、3个。分析表明动态性水环境容量下污染物削减量比传统方法核定污染物削减量更符合实际,对流域水污染精准治理更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渐渐加强了对道路安全的管控,虽然道路安全状况已经有所改善,但是城市道路交通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风险问题;步行是城市内交通出行方式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在交通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过街是步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重要环节。在交叉口,存在行人在红灯的最后几秒闯红灯的不良现象,此时一旦发生事故,行人作为道路使用者中的弱势群体,极易受到严重的伤害。伴随着“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被广泛提倡,行人交通
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针对高校现代化教育,强化了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高校教育模式从传统灌输式向多样化教育模式转变,对多样化活动和社会空间的迫切需求成为时下关注的焦点。随着绿色校园可持续设计理念发展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校园建筑综合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与教学楼、图书馆、食堂等功能明确的建筑不同,大学生活动中心主要功能是为全校师生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
随着智能制造的发展以及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构建物理信息系统实现对机器人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成为研究趋势,数字孪生作为物理空间与信息空间交互的最佳工具被有效用于这一研究中。论文将数字孪生技术用于机械臂运行状态监测,重点研究其孪生端数字模型的建立,在实时状态采集的问题上提出这种欠传感器设备的状态采集方案,结合机械臂运动学模型,设计一种基于测量数据与运动学模型差值的动态偏差补偿的建模方法,实现模型对实体
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车上线防护需求及防护现状,对工程车加装GYK、LKJ、ATP等3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重点针对工程车加装ATP方案,详细分析了工程车限速、ATC设计、ATS调度调整等关键技术。工程车加装ATP安全性高,管理方便且运维成本低,符合智能、智慧地铁的发展方向,可为后续工程车ATP防护提供参考。
在当前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本文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相关工作要求,对其相关思路及要点进行研究,提出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的优化内容,以期降低现场管理工作中不必要的成本消耗,提升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明确管理核心内容,并结合实际案例的概况及各环节管理重点进行深层次探析。研究表明,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应对施工工序、施工进度、质量控制操作等方面予以加强,从而提升建筑工程整体建设质
针对高新技术实施严格的出口管制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用以维持技术领先优势、保持技术垄断地位的战略手段之一。严格的技术管制政策不仅会给实施国国内相关产业带来负面影响,还会对被管制国的技术创新产生巨大冲击。当前,发达国家对高新技术的出口管制进一步加强,以华为为代表的我国大批高新技术企业正面临着技术管制政策带来的巨大风险,与此同时,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和核心技术革新的关键时期,亟需打破国外的技术管制以
基于多种智能卡数据的出行特征分析及规律探寻在大数据涌现时代显著推动了研究进展,但在大数据利用背景下,交通基础设施在何种程度上满足了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却仍需要更为深入的探索,并且在针对出行网络环境下,虽然物理场论表达居民出行行为的研究已有诸多进展,但居民出行需求的向量属性与物理设施网络的匹配程度缺少更深入的研究。为了更深入地探究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与居民出行需求的匹配问题,本文选取杭州与西安两个案例城市
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是确保建筑工程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可以保证工程施工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情况下有序进行。另外,在有效的施工现场管理下,也可以及早发现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起重机械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针对目前起重机设计中存在的建模费时费力、设计过程繁琐、设计周期长等问题,本文以某桁架门式起重机为研究对象,对起重机的金属结构设计开展参数化建模及结构优化研究。首先利用APDL(ANSYS Parameter Design Language)语言实现了门式起重机的参数化建模、有限元分析及结构优化,再结合VB语言将上述